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民生

十大民生热点对话“十三五”:雾霾何日不再来!广州市十大民生工程

虞纯(全国代表、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汽车分公司公交车司机):我认为治堵的关键是“疏”。大城市可以通过建设新城区和卫星城引导人口分流,形成一个公共服务设施完整的生态圈,减轻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二三线城市要汲取大城市教训,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

王云飞:现在一些地方常常把限购限行限外作为治理拥堵的方法,其实“限”这种交通管制只是一种临时性措施,不能将其常态化,它了正常的公共出行需求规律,基本规律后会造成系统紊乱,矛盾重重,治标不治本。

顾大松:我也同意。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定位功能、出行数据都能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力工具,同时“拼车”“顺风车”等这些以共享经济为出发点的新业态,不仅提高存量车的利用率,也一定程度上了新的购车需求,减轻了城市交通压力。

“现如今,高峰时段不堵才是不正常的,更别说碰上极端天气了。”

应该将以车为本的思转变为以人为本,驾车人和非驾车利应该是平等的,要平衡两者的冲突。要把中心城区的部分道让给行人和绿色出行者。同时加快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建设。

李祥斌(全国代表、合肥市公交集团客服中心副主任):合肥的情况不容乐观。近年来,合肥的城市交通建设已经步入全国第一方阵,可是仍然难挡堵点增多、高峰时段变长,公交司机的感受很深刻。

陈诺:去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多年后重启,意义重大,也让大家充满期待。

黄筱(浙江分社记者):分析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城市网布局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形态、人口分布等需求因素,缺乏对交通问题的协调研究,从而导致城市土地利用与网布局的失衡。与此同时,公共交通乏力,分担率低也是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

主持人:现如今,堵车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利”,它正如病毒一般迅速扩散,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小城镇也开始拥堵,这是怎么回事呢?

主持人:是不是我们的一些治理举措,在思上有一些偏差?

编者按: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老百姓关注“十三五”,也期待“十三五”。为此,本刊针对百姓热点,通过半月谈微信号进行了调查。调查一共设计了17个选项,参与调查者可以从中任选自己最关注的十大民生话题。调查一共获取5294份有效问卷,编辑部根据投票情况选出了“原汁原味”的百姓最关注十大民生话题。围绕这些话题,我们邀请全国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有关专家学者、官员、记者以及基层群众一起参与讨论,回应百姓期待,为“十三五”建言献策。

——2016年1月的最后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让省城合肥一片银装素裹。随之而来的,是各个主干道爆发性拥堵。对此,在合肥开了16年出租车的王令如是说。

陈诺(安徽分社记者):有一组数据特别值得关注。在交通大数据监测的45个城市中,对比近两年各城市高峰时段拥堵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发现:2015年有44个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地区,拥堵都在进一步加剧。其中,加剧最严重的5个城市分别为广州、成都、长沙、郑州、杭州。

王云飞(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我们必须承认,车越来越多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市私家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正加速道拥堵的形成。私家车呈现高速度发展、高密度聚集、高频率使用的“三高”状态。

(责任编辑:叶玮)

郑黎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巡视员、省治堵办副主任):现在许多大城市拥堵问题严重,治理能力赶不上城市发展速度,实际上是管理的短板,规划没有跟上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要求。

顾大松(东南大学院副教授、南京市城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在这点上,我认为以车为本的治理思就是一个典型,单纯地增加道就是以车为本。以车为本的治理思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城市的拥堵状况。城市道畅通工程是许多大城市的一项重点工作,越修越多,反而刺激了交通需求,道的增加赶不通出行需求的扩大。仅仅只是拓宽道,增加道,根本无法缓解交通拥堵。

李祥斌:我想除了继续加大建设公共交通的政策力度和资金投入,在国家层面上应该制定一个长远规划,研究制定公共交通监测评估与长效机制、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场站综合开发制度、票制票价制定制度等,同时通盘考虑“错峰出行”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解决拥堵等大城市病的关键,还是要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城市堵病的彻底治愈尚需从城市治理的大视角通盘考虑。

黄筱:我比较关注智慧交通的运用和推广。要加快智慧交通的普及,通过大数据分析加强交通管理,尤其在面临交通事故与恶劣天气时可以及时提供预警,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主持人: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各地通过扩建道、老城区、限行等诸多政策治堵,收效却并不明显。

城市交通别总堵在上

主持人:治堵,我们的出到底在哪?

“堵”,已成为人在囧途的闹心词。在各地大力公共交通出行、大力营造畅通工程的今天,缘何堵情依旧?

整理:陈诺黄筱主持人:何晏

与此同时,在一些快速发展的二三线城市中,道拥堵也广受市民诟病。从我的采访经历来看,现在哪怕身处小城,堵在上也快成了常态,有时候三四公里的程,一碰到堵车,开车得花1个多小时,甚至不如走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