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广州魅力  生活

积极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需要结合学生成长实际,坚持劳动教育基本原则,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把握育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青少年中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成长。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把准育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创造性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遵循教育规律。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为此,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进行系统设计。小学阶段,注重基本生活技能、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培养;中学阶段,侧重培养劳动技能、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大学阶段,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引导大学生积累职业经验,树立正确择业观,培养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职业院校可根据劳动教育新要求,调整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抓好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强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让学生增强职业荣誉感,感受和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加强劳动教育,需要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教育引导学生砥砺奋斗、吃苦耐劳,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和价值,通过劳动过程中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感受劳动乐趣,激发永远奋斗的精神。

体现时代特征。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治家格言》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耕读传家的中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强化综合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合力推动。主管部门需要加强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通过相应政策支持劳动教育,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激励、督导和评价机制,推动劳动教育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与此同时,推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协同实施的机制。家庭劳动教育注重日常化,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让孩子从小培养起热爱劳动的习惯。学校劳动教育注重规范化,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社会劳动教育注重多样化,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利用各类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坚持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区和学校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发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农村地区可安排相应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可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政府部门可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可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多方力量、多种形式,促进新时代劳动教育不断深化、落地生根。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