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热点

遇到社会热点作文题就懵了?名师三招破解

  众所周知,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社会热点类材料作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类作文题选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或现象作为材料,要求考生贴近材料,理性、思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写成一篇文章。特别是 2019年高考还出现了单个事件或多个事件并以时间为线索组合材料的趋势。这类作文题不再仅仅关注某个单一的社会热点,而是引导考生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读社会热点。

  注意它与其他相关问题的联系,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我们首先应思考命题者选择这一事件想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即“透视式”解读,这要求考生能在针对某一事件时,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考虑;在针对一系列事件时,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用思想之手挖掘潜藏在材料背后的问题的属性和特点,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所言之”。

  以 2018 年高考全国卷Ⅰ 作文题为例,材料以新世纪2000 年以来大事记的方式,围绕“世纪宝宝”出生到 2018 年,呈现“世纪宝宝”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另外,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两个时间点代表中国梦的内容。这就必须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来立意:材料提供了纵向的大事记,即个人的成长、国家的发展,如果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写作,就有可能被表象迷惑;我们还必须 “横向联系”,即思考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只有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把“个人与共和国共命运、共成长,个人的责任使命要与国家的责任使命”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由表及里挖出这道作文题最本质、最核心的题旨。

  对于这道作文题,考生容易把握纵向发展的两条脉络,而横向联系的两个方面可能会忽略,这恰恰是高分作文立意胜人一筹的关键所在。因此,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审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从社会热点类材料中挖掘出核心概念,还仅仅是就其本身原地踏步,为了使立意更深刻,我们应抓住核心概念,联想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即对接社会,站在时代的高度,及时提出并回答当代人们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看法,这样让自己的思维深入一层,观点态度就跳出了常人的范畴。

  以 2018 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为例,要求考生根据对“浙江精神”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首先要聚焦“浙江精神”,处理好历史与现实、整体与局部、大我与小我等三组关系,而后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解读这三组关系,考生可立足现实, 回顾历史,叙述浙江精神的形成过程,诠释浙江精神的内涵,而后采用“拓展式”立意,对接社会生活实际,将浙江精神放在大的国家背景和视角下,就浙江精神的具体某个点或某个侧面 ,比如务实、创新、敢为人先等展开论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浙江精神,探讨如何在新时代的改革和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浙江精神,将浙江精神发扬光大,从而促进整个中国和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2018 年 10 月 28 日上午 10 时许,位于重庆万州区的万州长江二桥上,一辆载客的 22 路公交大巴车在与一辆小轿车发生撞击以后,从近四十米高的桥面坠入长江。事后经公安机关调查,截至 11 月 1 日15 时,已找到 13 名遇难者遗体,身份已全部确认,仍有两人失联。

  该起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惨烈的结局让人们对事故的缘由猜想连篇。11 月 2 日,随着公交车黑匣子被打捞出水面,事件的才终于被揭示。起因是一位刘姓女子坐过站,希望公交停车而被司机拒绝,然后这位女子就开始上前谩骂并攻击公交司机。司机也不甘示弱,一边开车,一边频频回头对女子予以还击。突然间,司机一转头,似乎觉得出了什么问题,开始猛地向左打方向盘,结果导致公交车全然失控,最后影像在尖叫声、惊呼声和剧烈碰撞声中戛然而止。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表面上看,这场悲剧是刘姓女乘客与男司机的斗殴以及其他乘客未能及时制止造成,但通过“透视式”解读,横向联系刘姓女乘客、司机以及其他乘客这几个要素,纵向发展的这个事件,就可由表及里探寻问题的根源——文明素养与公德之心的缺失。

  人生来就具有社会性。有社会,便有规则,再任性,再冲动,也要学会在规则面前低头,这是基本共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明,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堵保证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围墙。可以说,从本质上看,这场悲剧发生的原因是“文明素养与公德之心的缺失”。

  仅仅因为坐过了一个站,女乘客就不依不饶,与司机“争斗”。这提示我们:漠视规则,不遵守社会秩序,害人更害己;社会风气中的暴戾现象,会造成严重后果,不可忽视。

  司机被女乘客打耳光,出手还击,相互纠缠。这警示我们:正确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全车乘客的安全,是司机理应具有的职业底线;遇到委屈,应先冷静,要采取理智且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女乘客与司机发生冲突时,其他乘客未能在第一时间及时有效地制止事情的继续恶化。这警示我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可取;消除社会中的“戾气”,每个人都不是看客。女乘客→司机→其他乘客,他们之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又是相互联系着的,但凡没出现其中之一的问题,悲剧就可避免。

  运用“拓展式”联系社会实际解读:社会上与此类似的事件并不少见。北京,一名女乘客因坐过站后要求停车被拒,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机,导致公交车与小轿车剐蹭,酿成险情;而在早两年,还是在重庆万州,同样因为坐过站,有乘客对公交司机大打出手,导致客车失控撞倒行道树……悲情,都是从情绪失控开始。类似“”已非一起两起:频频出现的高铁霸座现象,因航班延误而大闹机场,因诊疗分歧痛殴甚至砍杀医生……遇上打骂公交车司机、抢夺方向盘的不文明现象,不能只是寄望于司机控制情绪,或者依靠乘客上前制止,关键还是要真正发挥法治的惩戒功能,起到震慑作用。

  一篇文章,如果仅仅是分析问题,显然是不够的,还应该谈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我们应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才能让文章内容更深刻。

  ①遵守秩序,文明乘车。从高铁的霸座男事件到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无不反映出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仍需提高。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推介工作,使人们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②借鉴经验,出台措施。要切实保障公交驾驶员行车过程中不被打扰的权利,应该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加快设立司机独立驾驶室、安装驾驶座防护栏等措施,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公共交通安全。

  ③健全法律,严格执法。从立法上说,防范攻击公交司机需要一次法律革新。法制层面上应有保障,做到于法有据。只有用刚性的制度、严格的执法,让这类冲动行为受到惩罚,戾气受到压制,才能让更多可能出现的“后来者”望而生畏。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心存“公共”、敬畏“公共”,自觉遵从包括法律、道德、规则、礼仪、风尚等在内的公共文明,具有文明素养与公德之心,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即便个人利益遭受损失,也不应让愤怒占据情绪高地,以暴力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中,女乘客仅仅因为误了站点,就如此暴怒。如果忍耐一下,控制自己的情绪,晚几分钟下车,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既不会失去生命,也不会连累其他人。

  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上帝欲毁灭一个人,必先使其疯狂。”一个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在冲动的时候,都难以做出正确的抉择,更很难把握住“生命的方向盘”。在女乘客的谩骂之下,司机的情绪随之失控,两个人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更把十多位无辜乘客带入万劫不复之深渊。孔子曾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可见忍耐是一种美德与智慧,是控制自己情绪的最好方式。因此,要具备文明素养与公德之心,就必须学会操练忍耐,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无妄之灾的发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