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魅力  生活

探寻广州乞巧节:从古老民俗到城市名片

探寻广州乞巧节:从古老民俗到城市名片

  8月14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七夕佳节,广州人又称“乞巧节”“七姐诞”“七娘诞”,是岭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续。乞巧节在西汉时普及,宋代时达到鼎盛。广州人历来重视过此节,后因各种原因乞巧民俗一度中断没落,1998年随着天河珠村的几名巧婆婆开始在祠堂“摆七娘”,乞巧节再次得到复苏。

  在广州天河乞巧习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天河珠村,探寻广州乞巧节这一古老民俗从濒临消失到传承发展,如今成为广州重要文化节庆吸引全民参与,并作为城市文化名片走向世界的发展历程。

  “十丈香筵五色香,香奁金翠竞铺张,可应天上神仙侣,也学人间时世妆。”这是清代诗人描写羊城七夕节“摆七娘”风俗盛景的《羊城七夕竹枝词》。清代末期,广州形成了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等专卖女子用品的乞巧街市。

  广府民俗文化专家、国家级非遗项目“天河乞巧习俗”代表性传承人潘剑明介绍,“七夕之日,民间百姓会组织‘拜七娘’仪式以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祭拜对象除了牛郎、织女二星,还有织女的6个姐妹。古时拜七姐一般是未婚女子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谢仙’仪式。”

  据介绍,乞巧节一度中断了半个多世纪。新中国成立以后,乞巧节有过短暂的恢复,七夕时人们会在自己家里做些手工艺品“摆巧”。由女性展示手工艺制品,是“摆巧”的主要内容。扎制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人物玩偶栩栩如生,植物、器物造型活灵活现,斗智斗巧,尽展才艺;“对月穿针”延续古风,取金针度人之意,验巧得巧。

  当前,乞巧风俗在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等地较为兴盛,其中天河珠村是目前广州乞巧活动最集中、规模最大的村落。潘剑明是天河区珠村潘氏第22代传人,他小时候在“妹仔屋”中长大,姑姑和母亲都是刺绣能手,耳濡目染中他对乞巧民俗颇为了解。“20世纪60年代,因为‘破四旧、立四新’的开展而不再有人过七夕。”直至1998年,潘剑明的母亲谢丽霞才领头与村里的几位巧婆婆自发恢复“摆七娘”,这个在广州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民间传统节日得以“复活”。

  乞巧节比的就是谁的手“巧”。据了解,以前每逢七夕前一月,珠村家家户户未嫁的姑娘便在老一辈巧姐的分工下,用通草、色纸、芝麻、谷米等日常物品制作各种仕女、器物、花果、宫室等工艺品。

  谢丽霞十多岁就开始跟着村里的“巧姐”学做巧工,大到“鹊桥相会”等人偶与场景并置的扎件,细至穿珠花、砌斋塔等,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她便成为珠村自发恢复“摆七娘”活动的领头人之一。

  潘剑明告诉记者,由于20世纪60年代珠村的乞巧活动被禁,当时的未婚女性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乞巧文化,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村中已经没有年轻女子会“摆七娘”、“谢七娘”了。

  “1998年,我的母亲联合另外几个巧婆婆,计划将自己年轻时的手艺展示给年轻人看。”潘剑明告诉记者,当时因为害怕被批判为“封建迷信”,四位巧婆婆决定悄悄在祠堂里“摆七娘”,只通知亲戚熟人来看,但没想到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村里几百人前来围观。

  1999年的七夕,谢丽霞等人再次“摆七娘”,这一次潘剑明也来到祠堂观看,他被那些用芝麻、谷米等制作的精美乞巧作品深深震撼,时任东圃镇干部的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不应该关起门来偷偷地做。于是,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搜集、整理资料,将乞巧民俗起源和介绍张贴在祠堂门口,让更多的村民知晓,并准备向外界展示珠村乞巧文化。

  在随后两年的乞巧节,珠村村民为观看“摆七娘”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2000年后“摆七娘”的活动地点改为以良潘公祠,其500平方米的空间可容纳更多的人,供案也由一台增至两台。为了做好对乞巧节的宣传,潘剑明特地邀请了广州的几家媒体到珠村采访,传统乞巧文化首次进行公开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另一方面,潘剑明还邀请了广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专家前来祠堂观看,专家们也被眼前摆的供案所惊艳,并对这一民俗文化给予了肯定,此后乞巧节的规模越办越大。“2001年增加了八社这个‘七娘点’;2002年增加了七社;2003年增加了文化社;2004年增加了北帝庙的点,还恢复了两个家庭乞巧……”潘剑明如数家珍地说道。

  一个村的民俗活动如何变成国家非遗项目并影响至海内外?除了民间的自发兴起与传承,也有官方的推动加持。“乞巧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本来已经濒临绝境了,是天河区将乞巧文化抢救出来,如今又得到发扬光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专家曾如此说道。

  据了解,随着珠村民间乞巧活动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天河区委宣传部、珠吉街道的重视。2004年,珠吉街成立了文化站,配备专业人员开始从官方的角度深入了解乞巧文化。珠吉街文化站的站长杨静便是其中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文化站将珠村的乞巧文化撰写成报告发给天河区,区里认为这个民俗文化很不错,又提交给了市里。”随后,广州市有关领导来到珠村调研,正式将珠村的乞巧节命名为“广州乞巧文化节”。

  2005年8月10日,为期六天的广州乞巧文化节在珠村隆重举行。除了保留“摆七娘”“七娘大戏”等传统节目外,还首次按古礼恢复“拜七娘”仪式,并举行乞巧女儿形象大赛评选活动,给乞巧节加入了现代文化的元素。“这一年的乞巧文化节热闹非凡,珠村的巷道被围得水泄不通,都是来参观、游玩的人。”杨静回忆道。

  “政府介入后就增添了新的内容,既保留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内容,又让活动变得丰富了。乞巧不仅要走出去,也要让市民来参观,在政府的支持下,珠村的软硬件也在不断提升。”杨静介绍,2012年,珠村建起了七夕广场;同年,珠村公园增加了许多乞巧元素,改名为乞巧苑;2014年,乞巧文化主题博物馆正式开放。

  与此同时,珠村乞巧文化的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珠村的巧姐从当初的几人发展到百余人,不仅有年长的巧婆婆,很多年轻人也加入了巧姐的行列,近几年甚至还有“巧哥”参与,巧姐、巧哥们每年做出百余件精美乞巧艺品,于七夕前后在珠村7个供案点展出。乞巧文化的气息也越来越浓郁,每年举办的广州乞巧文化研讨会上,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学者们,积极为乞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建言献策;来自日本、马来西亚等地的乞巧文化学者,也陆续前来参观,让广州乞巧文化走出珠村,走向国际。

  而对于乞巧非遗的申请和保护,珠村也很早就开始做准备。杨静介绍,“从2005年第一届活动开始,我们就建立了乞巧文化档案,收集整理相关史料、图片、视频等。” 为进一步传承乞巧文化,珠吉街文化站还经常组织巧姐到珠村小学教学生做手工,让传统文化进校园,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珠村小学还把乞巧文化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特色教育,并编制了相关教材,把乞巧文化与教育教学进行了完美融合。

  珠村小学的乞巧特色因此闻名遐迩,先后被授予“广东省乞巧文化传承基地”和“广州市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其中,不少学生的乞巧作品在赛巧会中获奖,并在乞巧博物馆展出。“我们每周二都有一节乞巧文化课,由巧姐教给我们讲乞巧民俗,还教我们做手工。”珠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王岳洋告诉记者,他从一年级开始就了解了乞巧文化,并担任乞巧博物馆的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嘉宾和游客介绍乞巧节。

  在各方不断努力下,2009年珠村乞巧民俗入选区级非遗项目,同年获评市级,2010评为省级;2011年,以珠村乞巧为代表的天河乞巧习俗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村也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今年69岁的潘慧君是众多巧姐之一,目前她正在申报天河区的乞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的婶婶也是当年的发起人,我从小看着她做乞巧手工很好奇,就跟着学起来,每年七夕我都会到珠村观看摆七娘、拜七娘。”退休后的潘慧君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乞巧文化的传承中,她也是教珠村小学学生做手工的巧姐之一。她还经常去到工疗站和其他中小学,传授乞巧技艺,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上这一民俗文化。

  今年8月9日,拜七娘当天,潘慧君带着一群90后以及00后的玉女在祠堂举行了叩拜七姐之礼。玉女瑶瑶从14岁起,就作为“玉女”参加“拜七娘”仪式,今年是她参加的第5个年头。“每年启动仪式的前两天,我们都会进行排练。对于我来说,这不仅可以锻炼自己,也是一个感受传统文化的好机会。”不少玉女还跟着巧姐学手工,做出一个个精美的乞巧艺品。

  潘慧君说,随着时代的进步,不仅乞巧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乞巧作品的材料和主题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融入了声、光、电等新技术和珠子、亮片、丝网等现代材料,她每年会做一些紧跟时事主题的作品,如抗疫逆行者、垃圾分类等等。潘慧君的哥哥擅长木工手艺,他则作为新时代的“巧哥”也参与到“摆乞巧”中,比如“珠村牌坊”摆件、西关小屋上的瓦片等,都出自他之手。

  作为非遗传承人,在潘剑明看来,乞巧节是源于百姓的节日,人们通过展示生产劳动技艺,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家庭的期盼。尽管乞巧活动形式和乞巧工艺在不断创新变化,但其文化内涵和灵魂不能丢。乞巧民俗得以在珠村发扬光大,正是讲究追根溯源,注重保留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使其真正成为珠村人的节日。“每年七夕,我们会呼朋唤友来珠村过节,热闹程度堪比春节。” 节日期间,珠村游客也是络绎不绝,其中包括许多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外省游客和海外华侨。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珠村乞巧由最初的“地下活动”崛起为广州这个城市的盛会,并由此带动珠江三角洲地区乞巧文化大规模兴起。随着民众对乞巧习俗的了解,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这个活动中,过“七夕节”就像过其他节俗一样,成了人们的一种习惯,乞巧在民间又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原生生命力。如何进一步让乞巧节出新出彩,传承和保护这一国家级非遗?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冯瑜认为,非遗保护不能只靠政府部门,需要整合社会资源搭平台,让非遗项目自己“造血”,通过科学合理利用,探索打造成文化产业的新路子。

  广州乞巧文化节正是天河区积极打造的大文化IP。2020年广州乞巧文化节首次通过社会化运营的方式举办,由社会组织、文化企业、文创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联动,并融入线上直播、VR 技术、生活美学、数字创意等元素,激发乞巧节新活力。2021年广州乞巧文化节又积极探索“非遗+文商旅”的模式,联合商业平台资源带动消费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场景联动,通过发挥乞巧文化与旅游、商业、消费等领域融合能力,让文化走得更“远”,也给商圈增加新动力。

  乞巧传统民俗仪式主要包括摆七娘、迎七娘、拜七娘、送七娘以及吃七娘饭五大环节,各环节的仪式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乞巧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拜七娘从农历七月初六开始,前后持续两天。过去拜七娘是在夜晚进行,由老姑婆带领未婚女子举行叩拜七姐之礼,接连七次,称为“拜仙”。珠村现在的“拜仙”虽然改在白天,但整个仪式完全按照过去的程式,分为主持人致辞、司仪朗诵乞巧祝词、玉女拜仙(上香、对拜、洗手、祭仙四个步骤)、玉女合唱乞巧歌等四个部分。“拜仙”之后,玉女还要“赛巧”——对影穿针,先穿过的便是“得巧”,落后的则是“输巧”。

  过去,“摆七娘”期间,参与“乞巧会”的七娘会有一个小型的聚餐,一方面加深姐妹之间的情谊,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吃七娘饭”获得七姐的保佑。如今珠村“吃七娘饭”不再限于妇女之间,整个族姓的人不分男女都可参加,十分热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