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广州生活  男女

关于教师“一潭水”的思考: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仅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

教师的知识储备,学识的广博,过去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学习方式的改变,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仅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难免捉襟见肘。教师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就必须要具备“一潭水”。

其实,对于这“一潭水”,还应该有很多哲学考量和思辩。

1.这潭水是“死水”,还是“活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教师的这“一潭水”,当然必须是活水,不能是死水。死水一潭,既无法饮用,还臭不可闻。

教育是着眼未来的事业,是为未来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教师只有知识新,才能教得新,学生才能学得新;教师只有拥有一潭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取之不竭,用之不涸,变换多端,教学中才能灵活运用知识和教法,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师拿旧知识,有限的知识,怎能去重复昨天的故事?怎能去登上明日的客船,怎能教出走向未来的学生,怎能做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每个少年从教育者那儿得到‘活水’,他们的才干才能够发挥出来。没有‘活水’,素质就枯竭衰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不断给自己“注水”,不断吸纳前沿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让自己的这“一潭水”始终与知识的湖泊沼泽相连,与知识的大江大河相通,与知识的汪洋大海相承,才能让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拥有一潭奔流不息、永不停歇、澄澈透亮的“活水”。

2. 这潭水,是纯净水,还是营养水、复合水?

教师的这“一潭水”如若只是纯净水、蒸馏水,还不行,这种水也许能解一时之渴,却不能满足“饥饿”之所需。要想既能解渴,又能解饥饿,就要给这桶水及时添加碳、钙、磷、镁、钠等常量元素,及时注入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及时补充氨基酸之类的营养成分。有了这些,这样的水就是一潭营养丰富的复合水了。

教师要想获取一潭营养丰富的复合水,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 读书是给自己精神“补钙“,给自己的心灵“加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飞翔。教师通过读书,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可以构建自己的思想高地,可以汲取生命成长的力量。

一个教师的知识结构大体由三块构成,即教师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因此教师的读书应该做到广泛涉猎,博采众长。 读教育书籍,掌握系统专业知识;读人文书籍,以拓展自己的境界视野;读自然书籍,了解当今科学发展;读经典书籍,直接聆听人类精神永恒的对话;读有关中小学生的书,让自己涵养一颗童心,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读人物传记,获取精神的感召,榜样的力量,前行的动能。

从阅读中获取充足的营养,才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理解教育,解读教育,架构教育,欣赏到教育曼妙的风景。

3.这潭水是他人的水,还是自己的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所获得的这潭知识的水,还是他人的水,最终不是知识的水。只有把他人的水通过疏浚、过滤、沉淀,才能成为自己的水。教师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潭水”,可以信手取来,为我所需,为学生所用。

教师要把他人的水变成自己的一潭水,一方面要学会反思。 反思是一种追问,一种内化,一种审视,一种质疑,也是一种改变,一种提升,一种突破,一种成长。

教师善于反思,就会发现每天获得的知识就像早间的空气那样新鲜自然,自己每天的生命就像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那样清新本朴,活力四溢。善于反思的教师,便会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在那间属于自己的教室放飞教育梦想,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

教师要把他人的水变成自己的一潭水,另一方面要坚持写作。写作开启思考,写作促进阅读,写作记录生活,写作磨练意志。 教师的写作是对自己精神生命的外化,对自己心灵世界的显化,对自己认知水平的深化,对外在知识的转化。

坚持写作的教师,总有一双睿智的眼睛,观察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总有一颗思考的大脑,考问教育的现象和状态,总有一个敏捷的触觉,去感知时代的脉搏和心灵的共振。

教师要把他人的水变成自己的一潭水,同时要善于研究。 教师研究是教师发展的“高速公路”,也是消除职业倦怠的制胜法宝。

用研究的姿态当教师,每一个教育现场都是鲜活的案例,每一个教育对象都是研究的方向,每一个问题都是研究的突破口,每一堂课都是研究的切入点。在研究中,可以让我们触摸育品质,感受教育幸福,明白教育生活的意义。

教师要把他人的水变成自己的一潭水,还要宁静致远。教育的功利,社会的喧嚣,很难让教师拥有自己的“瓦尔登湖”,拥有自己的“地下室”,也很难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潭水”。南怀瑾先生说,生命的能源来自宁静。

我以为, 教师应该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财富,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让冲动的自己不断接受自己灵魂的审判。只有如此,你的世界才会为你蓬勃起来,你的人生才会真正丰盈起来。

4. 若干年前的那潭水,现在到底还剩下了多少?

教师所拥有的“一潭水”,即使烟波浩渺,碧波荡漾,“桃花潭水深千尺”,但是这潭水地久天长,日晒夜露,不断地蒸发,不断地往地表渗透,水量肯定会逐渐减小,越来越少。

而且这“一潭水”,随时在使用,在消耗,如果不注意补充,不注意引入“活水源头”,终究会有被舀干,被挥霍待尽的那一天。

况且这曾经的“水”,能够在曾经的时候满足需要,而斗转星移,环境的改变,水质的变化,将会有相当部分水因污染或者腐化而变质,以至于用不上。

正如“旧时明月照扬州”,“曾是长堤牵锦缆”,而如今却是“绿杨清瘦至今愁”。

我们不容置疑的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各种新知识、新科技、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的折旧率惊人,昨天还是有用的知识,明天就完全可能成为过时的黄花,完全可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随时关注和思考的是,若干年前的那潭水,现在到底还剩下了多少。 如果我们只用不补,只出不进,只任其自然陈旧老化,不注意输送新鲜水源,只满足于“一潭水”睡大觉,只陶醉于“一潭水”沾沾自喜,仅在“一潭水”面前“躺平”,不留心水的剩余量,不让自己有危机感,总有一天,便会出现“用水危机”“本领恐慌”。待到那一天,则将悔之晚矣!

5.怎样把自己的“一潭水”输送给学生?

这实际上是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当下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就是“满堂灌”,教师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不管学生需不需要,需要多少,接不接受,怎样接受,也不注意方式方法,教学技法,教师以对学生的好,对学生爱的名义,把自己的“一潭水”,强行灌输给学生。

大家知道,老农浇灌庄稼禾苗,都懂得“大水漫灌”“小水滴灌”“微水细灌”的道理。还有我们生病了,去医院“打点滴”,医生或护士他会把握节奏,过快了,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带来身体的不适。

教师把自己的“一潭水”输送给学生, 要注重启发式,因势利导,顺性而为,不压制,不强迫,唤醒学生对“水”的热情,激发学生对“水”的渴求和欲望。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便是这个意思。

陶行知先生一直反对灌输教育,“填鸭式”教育,他非常注重启发式教育。一次演讲,他走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只见陶行知掏出一把米放在桌子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大公鸡挣扎着不吃。陶行知又掰开大公鸡的嘴,把米往它的嘴里塞,大公鸡还是挣扎着不肯吃。随后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只见这只大公鸡在讲台上甩甩头,抖抖毛,竟悠然自得地吃起米来了。

陶行知这才开始演讲,他说,教育就像喂鸡一样,老师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们,他们是不情愿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最后还是把知识还给老师。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6.如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寻“水”之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送一条鱼,不如交给他捕鱼的方法。一条鱼只能饱一顿之肚,解一时之饥,而有了捕鱼的方法,便能随时吃到鱼,解决一生的吃鱼无忧。

同样,教师给学生传输知识,给学生以知识之“水”,仅能满足一时之需,教师如若不供“一杯水”了,学生就会犯水之困,出现用水之荒。

所以教师的重要使命,不仅是被动地传授知识,给学生以“水”,而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主动探究知识,主动探索“水源”,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培养学生从河里、从井里等不同地方打水的能力,交给学生发现、开采、挖掘地下水的本领。

只有如此,学生就拥有了自己的“水”之天地,就能够独立地获取源源不断的活水,就再也不为“水”发愁,也远不止仅从老师那里获得“一杯水”了。

对于现在差不多的学生都习惯于依赖,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去探寻“水”之源,从小培养他们“自己寻找水源”的能力,这很重要,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就要学会放手,解放学生的大脑、眼睛、嘴巴、双手、时间和空间;就要启迪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内生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热情;就要用发展的、肯定的、差异性的目光看待个性鲜明的学生,力求多一把尺子,多一种标准,多一份期待,多一些等待;就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生动、能动、合作、探究的状态和氛围下学习;就应该多一些不拘一格,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百家争鸣,少一些噤若寒蝉,多一些交锋碰撞,少一些标准答案,多一些个性张扬,少一些桎梏压抑,多一些顺其自然,少一些拔苗助长……

教师对“一潭水”的认知程度,归根到底,最终反映和彰显的是教师对学习、对学生、对教育、乃至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难忘你 http://www.xinzhiliao.com/sj/qiuji/12293.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