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生活

“限塑令”需要迭代升级

  网购时代,“打包盒+塑料袋”已是标配,人们也习惯了打开门,接过快递、外卖小哥递来的塑料袋。即便是同一家超市,也存在“双重标准”,人们线下采购时需要自己带环保袋或为塑料袋付费,线上购物时却免费提供塑料袋,且打包时毫无节制。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在某些领域和行业,“限塑令”可以说名存实亡。

  现版“限塑令”发布于2007年。彼时,网购还不发达,超市是塑料袋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限塑令”将矛头主要瞄准了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事实证明,这一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了2/3以上。但今时不同往日,随着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不断兴起,线上平台已经成为塑料制品的重度使用领域。据统计,各大网络订餐平台完成一天订餐量需要4000万个餐盒、一年146亿个餐盒,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胶带,“白色污染”可见一斑。

  一定程度上,这暴露出了“限塑令”的短板,即过度聚焦于消费端,且依赖于“收费”这一价格手段。在传统的商场超市模式下,这一方案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快递、外卖这些新兴主体,就很难发挥效用了。因为,许多新兴行业门槛低,且具有虚拟性,它们可能就藏在居民楼里,监管不可能无死角地覆盖;其次,线上恐怕也很难找到替代品,商场超市塑料袋收费了,人们还可以自己带购物袋,但是直到目前为止,线上购物似乎还找不到合适的替代方案;此外,网上消费的“痛感”较迟钝,用“收费”作抑制手段,如何能取得效果还待评估。

  在回收端上,“限塑令”有想象空间,如将塑料袋分解为塑料颗粒等,进行循环利用。但具体到实践中,受制于技术障碍,回收成本目前仍居高不下。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新塑料经济学》报告称,全球只有不到10%的塑料包装得到有效回收,大约30%的归宿都是统一填埋、焚烧,还有相当一部分农业地膜、工业废料等被偷偷丢弃。在现实的考量之下,最合理最经济的方式还是回到源头,在“限”字上好好做文章。在这一点上,新兴行业如传统商场超市一样,没有例外。

  如何进一步延长“限塑令”的监管链条?可以从最起码的“减塑”做起。如今许多人发现,快递、外卖普遍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一些快递企业只考虑运输途中结实安全,很少考虑过环保。一些店家的包装越来越精美,除了塑料袋还有纸袋、无纺布袋等,但几无实效。至少在这些现象上,“限塑令”要表明态度。通过上海、深圳等地的垃圾分类来看,外卖选餐盒、快递选包装不难实现。在中国青年报的采访中,有五成受访者表示愿意为包装付费。这说明,纵然有这样那样的难点,但真正提出了电商“限塑令”,势必也能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让包装“绿”起来,还应该在绿色化和可循环上下功夫。今年12月,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任树本曾明确表示:“发改委将发布新的‘限塑令’,同时研究包装绿色化。”这是一个好的信号,期待接下来,“限塑令”能够迭代升级,覆盖到电商这一重要行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