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文化  文化

树立“大文化”理念 引领人文湾区建设

树立“大文化”理念 引领人文湾区建设

  12月21日—23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暨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峰会”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刘力勤 摄

  12月21日—23日,作为“广州文交会”系列活动之一,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暨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峰会”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主论坛和“数字科技助力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论坛”“短视频·大趋势——5G时代如何以短视频产业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论坛”“VR+文旅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论坛”“博物活化利用——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论坛”四个分论坛组成。

  在主论坛上,来自国内高端智库、研究机构、文创企业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围绕如何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进行广泛深入探讨,并为广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中心献计献策。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也成为了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关注。

  “当下,面对全球经济运行压力和国内经济环境要素转变,新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安身立命之本,而文化产业正是其中一个发力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进一步谈到,考虑中长期经济发展,宏观政策着眼点不能只是需求侧短期内的管理政策,更需要从供给侧、从促进经济的内生增长力、潜在增长力的角度开始着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势而出。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新文化、新金融、新技术、新平台、新生态五位一体为抓手。”杨涛认为,要利用金融科技创新优化文化金融要素配置,以新技术引领新文化业态快速变革与发展,进一步从供给侧激发更多的新文化需求,并通过平台建设支撑需求方和供给方的有效对接,推动产品与服务的标准化,最终实现技术、机制、利益、格局上的合作共赢。

  “从目前来看,文化生态环境、生产体系和发展形态都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表示,文化产业部门需要全面转轨,形成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又遵循文化生产特殊规律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才是真正开始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文化产业发展。

  因此,张晓明建议,以5G商用为契机,加大力量建设新一代文化基础设施,系统出台刺激文化消费潜力的政策,形成新型消费文化环境,并以“原始创新”的精神推动文化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开创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局面。

  文化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离不开作为载体的文化企业,论坛上,不少文化企业的代表纷纷“支招”,为助力文化事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文化是生活的目的。”从原创服装品牌,到书店、艺术基金,广东方所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继鸿不断拓展他的文化事业边界。“无论是传统还是时尚,文化产业的创新实质上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方所就是一个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交流和创意的公共文化空间和平台。”毛继鸿谈到,发展新的文化业态应更专注创意产业,而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则需要对文化保持尊重和敬畏态度,形成真正被消费者所喜爱,又能创造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的生活方式,为城市高品质生活赋能。

  当下,文商旅融合正处于新的产业发展期。利亚德集团董事局执行董事,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代旭从企业具体实践中得出经验,“在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文商旅融合发展要挖掘历史文化蕴含的IP产业价值,演绎文化科技驱动的文旅体验经济,探索政府市场联动的合作模式,助力城市文化创新。”

  “广州文化业态要围绕如何推动老城市新活力来创新发展。”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看来,数字文化经济居于新业态的核心。未来,广州需要利用数字技术打通走向传统文化的通道,活化文化内涵,形成独特IP。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承担起提供公品的责任,形成统一的数字文化经济标准。“最终让文化产业为生活有点艺术范提供场所。”

  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伍穗颖同样认为,要利用数字创意的力量扩大岭南文化、海丝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助力广州基本建成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并通过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带动创新文化产业持续发展,让广州焕发文化新活力。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至今广州文化荟萃,具有辉煌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和领风气之先、海纳百川的优秀人文传统,既是广州独有的荣光,也是宝贵的资源财富,更是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软实力。

  “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要着力在增强文化综合实力上出新出彩,梳理文化的基本内涵,并进行条理化、结构化的分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院长张跃国表示,广州要瞄准建设全球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大湾区文化枢纽城市,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的目标定位。

  张跃国说,广州要把握战略机遇,树立“大文化”理念,将文化发展与教育、体育、旅游、营商环境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等一体谋划、系统推进,更好引领人文湾区建设。通过建设好红色文化地标、保护好传统文化、壮大好文化产业、创作好文艺精品、提供好文化服务、传播好城市形象等,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品牌,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在全国工商联原程路看来,广州是一座美丽且有魅力的城市,经济发展和文化蓬勃应该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齐头并进,以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姿态,推动新技术和文化产业的结合,全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南方科技大学党委李凤亮建议,首先要推动顶层设计,牵头出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发展规划,构建协同机制,推动大湾区文化创新主体多元协作,打破区域壁垒,推动文化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广州应充分发挥岭南文化集聚地的独特优势,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和文化资本,瞄准创新方向,致力于发展创意经济新热点,成为岭南文化创新发展的领跑者。”李凤亮说。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院长张跃国认为,面向未来,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广州在战略重点上要突出思想引领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影响力、文化创新力、文化生产力“五力”:

  一是构建领风气之先、立时代潮头的思想引领力。要敢于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闯敢试。

  二是构建弘扬城市人文精神的文化凝聚力。要将广州的城市精神融入广州城市发展的血液,使之成为城市发展之灵魂。

  三是构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影响力。要加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促进岭南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彰显人文湾区多元文化交流功能,扩大岭南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四是构建全面迸发城市新活力的文化创新力。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结合新发展趋势与潮流,适应时代需要,更好培育城市文化活力基因,拓展城市文化活力源头,形成城市文化活力元素涌流、全面迸发的崭新格局。

  五是构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生产力。要更加注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均衡发展,努力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

  本次峰会的系列分论坛汇聚各方智慧与资源,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聚焦“文化+科技”“5G+短视频”“VR+文旅”“博物活化利用”等多个热点话题发表真知灼见,助力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短视频作为文化产业新业态已成为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的一种文化产品体验和消费方式,而“5G+短视频”是新科技和文化新业态的结合和叠加,将会给我们带来新的体验和期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提升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

  通过启动中轴线风貌航拍工程,对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内经济、文化、社会、民生、行政重要地标进行空中拍摄,梳理全景VR拍摄点,制作720°VR全景地图,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展示中轴线历史文化,打造广州传统中轴线的“金字招牌”。

  5G技术的商用会为VR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利好。未来五年,我们将会看到VR虚拟现实技术在广告、教育、设计、展览、游戏、影视、直播等方面的应用更加普遍,VR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更加普及。

  广州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也有得天独厚的VR产业,随着5G网络的商用,VR产业将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VR与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推动广州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中发挥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大文化概念的构成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