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文化  文化

谈谈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点认识

谈谈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点认识

  我认为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将这个问题分解为以下三个小问题。即何谓中国文化?为何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如何弘扬?只有把这三个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学者曾仕德说,文化就是人跟动物的区别就叫做文化。那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的理解为,中华民族与外族的根本区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是可以这样理解的。“文化”二字单从字面理解就可得知,文化是无法具象解释的。最早的甲骨文的“文”字是一个站立着的人形,本意是“文身”(纹身),我认为这才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启蒙、审美启蒙、美学启蒙。而“化”字,指自然界从无到有,到不断变化、风化、教化、造化和融化的发展。因此,我认为文化是从最初的一个动宾结构的词,逐渐演化成了一个抽象的名词。既然抽象,则没有任何人能对文化解释得精准而具象。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发出的叹息,如果用文字来定义它,就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无处不在。因此,对文化的解释就只能采取边缘切角法,前面学者曾仕德解释的方法就是这种方法。

  一个国家真正要站起来,独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需要经济独立、独立,最核心需要的是心灵的独立,里文化和精神家园的独立。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是该民族,最核心的是在中华文化熏陶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心灵世界。所以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事关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事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因此,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弘扬中国文化的责任。

  这才回归到了应该回答的问题。要弘扬中国文化,我认为,首先要厘清中国文化的文脉,即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只有厘清和了解了中国文化的文脉,你才会更加的去热爱它,更好的去传承、弘扬它。我无法想象一个完全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文脉的人,又如何能去弘扬它?因此在这里我要给大家推荐余秋雨写的一本很著名的散文性的学术论著《中国文脉》。

  尽管文化的概念浩如烟海,缥缈迷茫,但除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等抽象意识,因与本文回答客观问题关系不大,不必赘述外,其他部分东西还是可以具化的。本人把中国一些可以具化的部分文化,按承载的载体分了几类。一是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主要部分,包括古代文学(如神话故事、诗词、赋、曲、小说等)、中国书法、儒释道精神、历代碑文(石碑)、中国戏剧等。

  二是以图形为载体的文化。包括国画、各种雕刻、石窟(如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等)、刺绣、编织等。这部分还可包括各种建筑物为载体的文化,如各种历史古庙古寺、古桥、古运河、古长城等,甚至包括古镇等。

  三是以人们日常生活为载体的文化。包括古典音乐(琵琶,古筝,古琴箫等等乐曲),各地的风土人情,包括具有仪式感的中国传统节日、日常生活习惯、中国美食等等

  文化的范围实在太广了,本人仅对部分也也难以准确的归类或者周延。但无论怎样,对部分的归类,可以有益于帮助我们对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著名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指出,传播的起源和最高境界并不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要建构并维系一个有次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中国有了自己的文化话语系统,它还不会直接产生效果。要想真正的弘扬中国文化,除了我们本民族要认真的对待和科学甄别的传承外,还要在国际交往中释放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其实这就涉及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问题。

  第一,如何传承。前面已经说了要传承和传播,都必须先了解中国的文脉。了解了以后就要批判式的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在传承的过程中还要把握一些原则,如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等。个人认为传承中国文化,一要靠每个个体的言传身教,切身力行。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个体,要有尊奉传统文化的意识,在各个领域传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按照前面对部分文化的部分分类的不同传播和传承途径,去传承中国文化。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主要以学习为主,进而宣传。以图形为载体的文化,以瞻仰、保护、学习、宣传为主。以日常生活为载体的文化,以兴趣爱好、培养生活仪式感等为主。至于如何具体的传承,相信网络上类似的文章太多了,我就不想在这里赘述了。

  二要靠教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人不可能天生自知。人对知识的了解和传统文化的了解,除了后天自己的学习与其接触外,最主要的还是要考教育。通过教育让中华儿女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培养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三要靠建立中国特有的文化传承机制。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机制应当包括传统文化传承的利益导向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创新机制、传播机制等方面为主要内容。这些机制应当规范化,合理化,形成中国特有的文化传承传播体系。对一些有价值而又濒临灭绝的文化,应当加大投入力度或政策扶持力度,比如中医。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有意义的地方特色文化事业,但要注意不能万人同音,各地同貌。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兴起的古镇建设,本人不愿苟同。对有些地方可以实行产业化之路,推进文化传承机制创新建设。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拓宽传播手段,发展现代传播体系,从而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如何弘扬。这里的弘扬主要针对中华民族以外的民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像君子一样直而不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经济以外,恐怕最重要的就是文化交流了,甚至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还超于前两者。 而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文化魅力的国家,其文化的话语体系,与其他文化体之间,特别是欧美文化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所以我们在与他者文化之间发生交流、交锋的过程中,自然回避不了竞争与冲突。

  传媒的意识,也是近十年来我国才有的意识。而在近百年来,我国与西方的文化话语权严重失衡。甚至有段时间,我国的一些重要的文化人,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包括小说家。可见文化精品的输出,对一个国家文化的弘扬有多么重要。这还只是文化领域的冰山一角。在西方国家中,美国拥有至高无上的霸权地位,美国对于域名服务系统一直拥有终极权利。新媒体的崛起虽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改变被动处境的机遇,但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他们主宰世界次序的先天优势,仍然操纵着文化等各领域的话语权。

  所以向其他民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依靠新媒体,更需要我们身体力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向其他民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每一个出国旅行者、出国留学者、出国交流者、出国教育者等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都有义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切身的言行,远比媒体更有说服力,更有温度。

  如何在国际上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其实是一个比较专业性领域的问题,相信这方面研究的人和研究的成果也比较多。笔者不再赘述。

  总之,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建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但又不能文化自恋,盲目挺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谈谈什么是中国文化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