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资讯  民生

未来五年,广州科创发展看这些“轴”

2021年5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纲要》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作为第二章,体现出未来五年广州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纲要》明确,广州到2025年,研发经费支出(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在未来五年广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高地的过程中,这四条“关键轴”值得重点关注。

广州“十四五”规划科技创新章节

区域轴:“一区三城”将是科创主阵地

《纲要》明确,“十四五”时期,广州要优化提升科技创新布局,举全市之力规划建设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为极点,链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天河智慧城、广州大学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

其中,将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作为打造科技创新轴的“一区三城”主阵地。

对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纲要》指出,将促进“一江两岸三片区”良性互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支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

其中,琶洲核心片区(含广州大学城)目标建成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集聚区;鱼珠片区目标打造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将建成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区。

战略轴:“1+2+4+4+N”支撑“硬科技”

《纲要》指出,要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布局,锚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和省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建设,为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华南、链接全球的战略科技力量提供坚强的“硬科技”支撑。

而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关键轴就是“1+2+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该平台体系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省实验室以及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具体平台如下:

“1+2+4+4+N”体系

链条轴:壮大科创企业广聚创新英才

科技创新不仅是靠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完成,只有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等链条共同推进,才能形成更强大的科技创新生态。《纲要》在第二章第三、四节就分别提出了“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建设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高地”两大关键方向。

其中,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纲要》指出,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壮大企业规模并重,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集群。

对于创新人才《纲要》指出,要深入实施“广聚英才计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形成“才源广进”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营造近悦远来、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

《纲要》明确,“十四五”时期广州将出台《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促进和保障条例》;扩大“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创新成果广州交流会”等品牌效应;新建一批“青年创新人才工作站”示范站点;打造100个青年众创空间;办好国际项目、论坛和赛事;实施“领头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六大项目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政策轴:实施《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

《纲要》指出,“十四五”期间广州将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完善政策体系,出台实施《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

据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已于2020年12月30日获得通过,将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纲要》指出,将实施《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高地;构筑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圈;深化国际科技开放合作。

在改革具体方式上,将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实施“以赛代评”“以投代评”“包干制”。整合财政科研投入体制,重点投向战略性关键领域,改变部门分割、小而散的状态。探索简化科技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战略科学家负责制,扩大科技成果供给。以及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等,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