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资讯  新闻

我和广州日报的故事|首届韬奋奖获得者黄景仁:广州报人既是乖仔又是叻仔

我和广州日报的故事|首届韬奋奖获得者黄景仁:广州报人既是乖仔又是叻仔

  “我能从一个小小的编辑成长为报社的副老总,全靠历届的领导同仁对我的教导扶持和帮助,他们为我提供了活动的平台,所以我真心感谢他们。我也感谢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大环境,使我能够做成我想做的事情,能做到一点读者认为‘还可以’的事。在创刊70周年之际,我祝我们的报社越办越好。”

  近日,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导、中国报业协会主办的新时代党报成就展,介绍了党报系统涌现出的100余位优秀报人,广州日报黄景仁赫然名列其中。黄景仁,89岁,广州日报原副总编辑。当年的同事、相熟的晚辈都亲切地称他“黄老景”。

  老景一生专注于两件事:做新闻、画竹子。做新闻做到了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新闻史上——1993年,黄景仁以名列第二的票数获得首届韬奋奖,彼时在中南五省同行中是个唯一;1995年,他和全国各行各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一起,受到了党和国家接见;2012年,获得广东新闻界首届终身荣誉奖。退休后的“竹耕”之路旁人也只能艳羡不已,因为引他走上这条路的正是国画大师黎雄才,用“编好每一张报纸”的精神去“画好每一幅画”,前半生和后半生无缝衔接,老景又成了书画家。

  如今,89岁高龄的老景已经不再能经常作画了,但是热爱新闻关注时事的习惯没变,家里常年订着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手机里时常点开着“广州日报”APP。

  “我所获得的荣誉属于广州日报,属于广州日报的全体同事。奖杯上虽然刻着我的名字,但凝聚着广州日报全体同仁的心血。”从1975年来到广州日报社,到1996年光荣退休,老景参与了广州日报腾飞之前的振翅飒飒,见证了改革开放、南风劲吹带来的那股生机和活力。

  40多年的编辑生涯,老景做过见习编辑、助理编辑、编辑、时事部副主任、夜编室副主任、编委、副总编辑,也就是说,经历过学习当编辑、独立当编辑、指挥编辑工作的各个阶段,他最喜欢强调:做夜班编辑,既要当好“守门员”,又要当好“创作员”,把“两头”(党委政府和市民群众)满意作为编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广州日报这么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工作思路。

  首先是国际新闻上头版头条。在今天,国际新闻上头条已经是家常便饭,但在上世纪80年代,国际新闻不上头条却是一条不成文的惯例。1987年12月8日,当晚的一版已经签印,半夜里传来了苏美签署销毁中导条约的消息,老景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条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重大新闻,而且我国政府也欢迎这一条约的签订,于是决定用这条消息破一破国际新闻不上头版头条的惯例。此举事后得到业内同行的赞赏,广州日报就这样创造了国内报纸的“第一次”。

  1988年8月20日晚,也是老景值班。他考虑到两伊战争正式停火关系全球大局,中国也为此做了不少工作,既有重要的新闻价值,也有重大的宣传价值,这一条也应该放在头版头条。

  两次国际新闻上头版头条在业内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很快,1989年1月,新华社就摘发了《新闻出版报》的文章——重大国际新闻应上报纸头版头条。广州日报以两次打破惯例赢得了业内的尊敬。

  “要有胆识,也要有决断。看准是大胆干的前提,也是谨慎的具体表现。”老景认为,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广州日报之所以敢于打破头版头条不上国际新闻的旧框框,之所以敢于突破常规率先扩版,都是在谦虚谨慎的基础上,做到了大胆决断。

  1987年1月1日,广州日报由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的时候,除了人民日报,全国的大报都是对开4版的格局。时隔半年之后,天津报纸才成为地方报纸中第二个“吃螃蟹者”。还要再过半年,解放日报、深圳特区报、海南日报才相继改为8版或每周3天8版。

  扩版形成风潮是在1992年,而这一年的1月1日,广州日报再一次率先由8版改为对开12版,成为全中国第一份对开12版的报纸。在经历过厚报时代的今天看来,12个版只是3张新闻纸而已。而在当年,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两次扩版,老景都参与了决策。他回忆,扩版是为了响应群众的呼声,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时市委领导主持召开市委会会议,对广州日报扩版给予了极大支持,并且要求报社在扩版的同时要看到“危险性”,要在抓质量、抓发行和抓特点上下功夫。“第一次扩版时,散文家秦牧这样评价:以前看广州日报几分钟就看完了,现在可以看一个多钟头。第二次扩版后,《瞭望》杂志评:读广州日报好像在逛超级市场,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4版扩8版,是开启中国报纸多版时代的创举,是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广州日报自此被业内奉为扩版大潮先行一步的探路尖兵。

  而中国报业发展的另一个里程碑也来自广州日报的创举:1996年广州日报成立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

  时代滚滚向前,所谓报社和报业集团,早已不是生产新闻纸那么简单。但广州日报作为报业改革先锋、探路尖兵的那种敢闯敢干的精神,却一直是激励照耀一代又一代新闻人一路前行的熠熠星光。

  如今位于人民中路的广州日报大院已改作广报阡陌间文创园,崭新的广报中心如一艘蓝色巨舰矗立在珠江边。老景一家还是住在被称为“西瓜园”的大院里,每天都可以深情地望见自己耕耘过无数夜晚的旧办公大楼。如果你问他,在您老看来怎样才算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老人家一定会告诉你:“既是乖仔,又是叻仔。”

  在广州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刚出院不久的老景用颤抖的双手写下他的祝福和期许:“务真:讲真话、扬正气、伐、做善事。”这是他毕生坚持的报人的品格。

  改革开放前后的那几年,广州日报的记者编辑们充分展示了敢想敢拼敢干的胆识与决断。例如,1976年10月,记者发现广州个别工厂已经开始不动声色地向职工发奖金了,但要求职工保密,便敏感地挖掘了这条新闻。很快,广州日报一版就发表了红风锁厂“按月评比发奖金”的消息——《理直气壮搞奖励,月月评比发奖金》,并配发评论文章《为奖金恢复名誉》,说出了百姓心里话,也准确地看出按劳分配已经箭在弦上。不久,“大锅饭”的锅就给砸了。

  1984年5月24日,广州日报刊发消息《建议蔬菜购销实行全面开放政策》,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全面放开蔬菜价格”。虽然这则消息篇幅不大,但在全国蔬菜供应改革史上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报道发表以后,中央办公厅有干部南下广州,专门调查广州蔬菜改革问题,他们说,领导对广州日报的报道很关心,希望广州能率先找到一条解决大城市蔬菜供应问题的出路。以一篇报道引起全国范围内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是广州日报报道敢为天下先的经典案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广州日日报今日版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