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新闻

鄉音何處去知音何處尋?广州电视新闻日日睇

如今,像廣東這樣大范圍地在公共媒體上使用方言的現象,在全國其他地方已十分少見。

“我是一個不會說方言的人。父親是浙江人,母親是江蘇人,我從小生活在湖南,身邊人都說普通話。”在人口流動加快的當下,媒體工作者李橋的經歷很有代表性,在他看來,現代社會崇尚標准化、統一化,大多數方言消失無可,“可以預見,移民到大城市后,三代以后的孩子甚至聽不懂家鄉話了。”

“四川話四六級測試題”“陝西話饒舌歌曲”……網絡上時不時會刮起一陣“方言熱”。不少人認為,互聯網一方面塑造了更加扁平化的世界,另一方面也便利了圈子文化的興起。在很多本地網絡社區,人們用方言交流,以各種形式勾起同地域人們的方言情結,將有益於延續方言的生命力。

2008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啟動“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建設,旨在調查收集當代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和帶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話的實態、有聲語料,並進行科學整理、加工和有效保存。這項工作,仍在持續進行。

“方言主要靠‘習得’,最重要是口耳相傳,尤其是兒童階段多聽多說。”上海市語委辦副主任凌曉鳳說。2013年以來,上海先在24所幼兒園試點開展了上海話教育體驗活動,教師可以在游戲、運動時用上海話和孩子交流,增加幼兒上海話的聽說實踐機會。

李杰認為,變化首先源自外來人口越來越多,尤其在公務員隊伍中佔比增多,不少外來干部擔任領導職位,讓普通話使用更加普遍。有專家表示,“粵語肯定不會消失,作為方言的生命力依然很強,但作為第一語言的功能已經逐漸喪失。”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02日 23 版)

5年后,方言仍是挑動媒體神經的詞。四川師范大學語言學教授周及徐課題組前不久制作四川方言地圖,被網絡媒體持續關注﹔主持人汪涵自掏腰包發起湖南方言調查,一度成為熱門話題。今天的大城市如何“說話”,民眾對於方言的態度發生哪些變化,普通話與方言之間如何自然相處?爭議持續,關注也會繼續。

在國家語委的部署下,上海用了4年時間,收集採錄了從中心城區到川沙、南匯、寶山、奉賢等15個調查點的上海話基本狀況和有聲語言數據,進行記音和漢字轉寫,運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長期保存,留住地道的方言之根,還在此基礎上建設了上海語言資源有聲數據的網絡平台。

兒童階段開始普及,大學設置選修課,讓外來人口通過方言融入城市

相比於電視台,電台的粵語節目更多。比如,廣州交通台的粵語節目佔絕大多數。根據電台主持人木真的觀察,這幾年普通話與粵語節目的增減不明顯。

“交通規則遵守點,文明禮貌講究點,個人衛生注意點……”拓展課上,上海虹橋小學的孩子們用上海話唱誦著新編童謠《要有好習慣》﹔課間在走廊上相遇,時不時有孩子用上海話問候“老師好”﹔每個星期五下午,跟隨社區派來的戲曲老師練習“上海說唱”,也成為孩子們的快樂時光……這些孩子可不都是上海“小囡”,作為一所公辦小學,虹橋小學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是外來務工者子女,“這些孩子將來會留在上海工作生活,聽得懂鄰居們說什麼,會更有歸屬感。”虹橋小學校長毛冉說。

在周及徐看來,語言的變化是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言的融合、方言的消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越是經濟文化發展得比較好的地方,往往越講究保護方言,比如上海、廣東、溫州﹔而有些地方的人到了大城市以后,恨不得立刻擺脫自己的鄉音標簽,以免地域歧視。

對很多人來說,方言意味著“兒時的記憶、家鄉的親切”“聽到那個聲音就產生身份認同”。德國浪漫主義時期有句名言,“千篇一律即是死亡。”而方言正是地域文化的載體,傳承和維系著集體記憶,塑造了文化共同體。

5年前,一份希望增加廣州電視台普通話節目的政協提案,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粵語淪陷”“保衛粵語”“廣州人面臨集體失憶”等字眼頻現媒體。這場被稱做“粵語保衛戰”的輿論風波,引發了對於方言存廢的大討論。

“方言和普通話的關系,正在經歷一個從‘主次之分’到逐漸替代的轉變。”四川師范大學語言學教授周及徐舉例,“多年前四川的公交車報站,先用普通話報一遍,再用四川話報一次,不然當地人聽了別扭。現在清一色的普通話,沒有人有意見。”

楊小林是廣州越秀區一所小學的語文老師,也是地道的老廣,她對5年前的“粵語保衛戰”記憶猶新。“與那時相比,老百姓對方言話題的關注度和熱情度明顯降低,更多的是平常心,但說粵語正在,過於偏頗。”她觀察了多屆學生,無論是外省人還是本省的潮州人、客家人,來廣州安家后的第二代,往往就變成普語粵語都會的“雙語人”。

上海商學院從2014年起推出《上海方言與文化》選修課,由於報名人數多,一下就開出3個班。學校還成立了滬語社團,吸引了70多名同學參加。不久前,上海滬劇院送戲進校園,學校本來擔心學生功課忙又聽不懂上海話,沒想到700多人的小禮堂居然座無虛席。教務處處長陳敏認為,學習方言和地方文化,也是外地學生融入上海的過程。

廣東的粵語節目依然勢力強大,但當地人已形成了說普通話的自覺

改變正在發生。李杰已經在廣州工作20多年,身為記者的他明顯可以感受到廣東人“說話”的變化。“5到10年前,在廣州的機關或企業工作,不會講粵語幾乎寸步難行。”李杰說,“現在,廣州人似乎已經形成默契,正式場合、活動一定使用普通話。”雖然不少人對廣州公交、地鐵的粵語報站印象深刻,但這幾乎是粵語在公共環境中為數不多的應用了。

“不論是現在生命力強勁的方言,還是正在的方言,考慮到有可能消失的趨勢,我們都應該有意識地記錄、整理和保存,這將是中華民族語言的歷史。”周及徐說。

上海等一些方言強勢地區,近幾年正積極採取措施,盡力留住方言。

也有人認為,與其說方言正在消失,不如說它發生了變化。“例如,我到上海定居,孩子可能不會說我家鄉的方言了,但他很有可能耳濡目染學會了上海話。”老家在的胡瑞認為,語言一直在演變,只是現在演變的進程大大提速了。

——編者

如今,粵語節目在廣東電視媒體裡仍然是重頭戲。廣東一共有23個電視台,包括兩個省級台,其中有10個粵語頻道。據不完全統計,廣東電視台的粵語節目有41個,廣州電視台有32個,佛山電視台有23個,南方電視台有19個,粵語節目可謂勢力強大。以廣州電視台為例,除了兩檔普通話節目外,其余全是粵語節目,台裡直到2009年才開播第一個普通話綜合頻道。一位電視台工作人員透露,這種安排跟收視率關系很大,因為粵語節目更有群眾基礎。《新聞日日睇》《?食珠三角》《廣視棟篤SELL》……這些外地人連名字都看不明白的節目,在廣州卻深入。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楊小彥認為,維護方言的多樣性和國家、民族的整體認同毫不矛盾,反而是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標志。

有人認為多數方言的消失無可,也有人相信互聯網圈子文化會延續方言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