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魅力  生活

美丽广州 美好生活

美丽广州 美好生活

  南都讯 《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下称《条例》)1月16日由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批准,将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正式实施。3月1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建设更高品质的美丽广州新闻发布会,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一级调研员(市管)、新闻发言人郑则文公布上述消息。广州是全国最早制定地方法规保护环境的城市,《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已于2019年完成历史使命。此次新《条例》作为广州市生态环境领域打基础管长远的综合性法规,上承国家和省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下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对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提升。2021年PM2.5年平均浓度24微克/立方米,继续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从化、增城、花都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前三。

  水环境质量稳步向好。2021年16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到考核要求。10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稳定达标。增城、南沙、从化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前三。

  声环境质量总体平稳。2021年功能区昼、夜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分别为96.3%和87.5%,连续达到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要求。

  河湖水环境更怡人。广州荣获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称号,147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河湖长制工作两次获得国家激励、连续3年获得省考优秀。

  《条例》体现“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的理念,巩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成果、垂直管理的新体制,构建新时期大环保的新格局。率先规定市区生态环境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压实从市区到镇街各级政府的责任,规定了影响生态环境重大行政决策的公共参与制度,将“三线一单”制度纳入条例,确定生态环境修复、生态损害赔偿和生态保护补偿相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条例》规定了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着力构建广州市碳普惠与碳减排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

  《条例》贯彻落实“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聚焦广州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条例》首次确立镇街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督管理制度,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对交接断面水质管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光污染控制方面,创新性制定对光源和照明设施的控制性要求。针对近期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形,特别规定了涉疫废物处置的相关要求。《条例》还首次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治协调机制,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同、资源共享和规则对接。

  《条例》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相结合原则,推进环境治理新模式,营造多元共治的科学治理体系。规范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强化企业环境管理信息数据的采集整合,精准治污,实施环境信用分级分类动态评价及激励惩戒制度,推动企业自愿、主动、超前治污。大力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明晰相关方法律责任,支持共享共用公共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还鼓励符合法定条件企业的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开展社会化服务,支持社会资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产业。“十四五”期间,广州还将加快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立法,包括将在餐饮、扬尘、噪声、碳排放、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制定或修订多部专项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完善广州市生态环境领域的政策法规体系。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姜莉:广州目前已有344名社区设计师入驻全市城乡社区,组成了一支有情怀有专业的服务队伍,涵盖建筑设计、园林设计、视觉设计等多个专业领域,对社区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会审把关,结合岭南气候特征及广府文化传承等因地制宜提出优化意见,从细微之处回应百姓遮荫纳凉、降光降噪等需求。广州主要有三大特色做法:一是大师领衔做示范,打造市民身边的精品工程。近年来,广州引入了崔愷、贝建中、陈雄等国内外设计大师,完成口袋公园、人行桥、公厕等示范项目设计。二是专岗专职来把关,精细化把控社区每一个角落。目前累计344名社区设计师入驻全市城乡社区。三是全民发动做设计,探索公众参与城市品质建设模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