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魅力  生活

惠州民俗文化连根脉载乡愁

惠州民俗文化连根脉载乡愁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惠州民俗文化承载着惠州人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也是留住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早在5000年前,惠州先民便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民俗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世代洗练和沿袭,惠州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风格独特的民俗,这些流传千百年的民俗,不仅记载了惠州人民的生活方式,还承载着一代代惠州人的乡愁。

  惠州民俗,在岭南民俗中有它独有的亮点:有以广东三大菜系之一东江菜系为特色的东江饮食文化;有以东江麒麟、三大民歌、舞火狗、三大名拳为特色的游艺民俗;有以苏东坡传说、罗浮山神仙传说为特色的东江民间文学;有以道教俗化为特色的民间宗教信仰;有以东江凉帽等为特色的东江服饰民俗等。

  “非要说惠州民俗有一个特色的话,那就是‘兼容共生’。”惠州民俗专家林慧文说。民俗是历史的产物,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民俗,就要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的数次人口大迁徙中,惠州成为许多人口南迁的终点。而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源于秦汉时期著名的“秦始皇平定百越”事件,大量中原移民涌入岭南,使以惠州为中心的东江流域进入第一次超大规模的南北民俗大交融时代,也让惠州初步形成兼容共生的民俗文化特色。

  唐宋时期,惠州的“都市”规模日渐成型,一大批中原官家、文化名人、商贾等进入惠州地区,他们将中原先进的生活生产方式带入惠州,改变了惠州民众的生活习性。这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北宋大文豪苏轼,他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秧马,更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民间故事。

  明清以来,充分体现惠州民俗文化兼容共生特点并将之推向更高层次的是客家人和客家文化进入惠州区域,并形成体现多族融特色的新的民间风俗。在这里,族群间的民俗文化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和谐共生。

  人口的流入,带动文化传播,促进经济繁荣。千百年来,的人相聚于此,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本土文化自然交融,中原文化持续浸润滋养,在交融碰撞中孕育出惠州兼容共生、个性独特的民俗文化。

  “四季皆聚庆,无月不过节”。惠州节俗文化多元,民间节庆习俗既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又有浓郁的伦理情怀和感恩之心。

  从惠州传统节俗及其风俗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是汉族传统节俗的自然延续和翻版。春节扫尘、守岁、拜年,元宵观灯,清明、中秋祭墓,端午赛龙舟等都与汉族大部分地区相同。

  在继承保留中国传统节俗文化的同时,惠州民俗又体现出地方特色,如正月的摆山灯、二月二伯公会、七月七储七夕水、“十月朝”等。东江民间会节文化最具地域特色,有的已演化为村落文化,如南瓜节、游神节等。

  惠州地域流行三大民歌,即惠州话民歌、客家山歌、惠东渔歌,其中惠东渔歌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州常见的游艺民俗有“舞火狗”“舞花灯”“稻草龙”“鲤鱼舞”等,这些丰富而生动的民间娱乐项目是前人的文化创造,又经过代代传承,成为如今大家喜闻乐见的娱乐节俗。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惠州丰饶的物产,荔枝、柑橘、龙眼等水果品种繁多,赤岸蚝、小桂青口、鱿鱼等海产品丰富多样。在千百年的实践中,惠州人依托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刻认识和日积月累的丰富经验,对各种物产进行再加工,形成独特丰富的饮食文化,如酥醪菜、阿嬷叫、东江蚬、梅菜扣肉、横沥汤粉、博罗山茶等众多颇具惠州元素的特色饮食和物产。

  这些具有惠州特色的节俗、游艺民俗和饮食风俗,融入众多惠州人的血脉中,不可忘却。舌尖上绵长的滋味,脑海中热闹的画面,化开了就是永远抹不去的乡情。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沉淀了无数具有历史时代烙印和别样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遗珠。目前,我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项目22项、市级项目74项、县级项目14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16人、市级传承人58人、县级传承人156人。

  作为活态的、具有传承性和社会性的民俗文化,既要有所坚持,又要不断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惠州部分民俗从曾经生活的“必需品”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为了让传统民俗和非遗“活”起来,惠州各级文化部门和非遗传承人携手合作,让民俗和非遗走进校园、走出国门,走进直播间,走出一条传承新路子。

  传唱千年的惠东渔歌,如今越唱越新潮。前有老一代原生态渔歌手的收集整理,后有新生代力量的改编创作,惠东渔歌在几代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唱响广东,唱到外地,还登上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屡获殊荣和好评。

  发源于惠州河南岸街道火地村的李家拳,距今已有260多年历史,是广东五大名拳之一,被纳入广东省非遗名录。自2018年以来,惠城区龙丰街道大力开展李家拳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所培养的学员在全省武术竞赛中取得多项佳绩。

  一幅龙门农民画,一张广东文化名片,一卷岭南民俗风情。植根于惠州本土文化的龙门农民画,是中国三大农民画之一。龙门农民画及其衍生产品丝绸、陶瓷等享誉国内外。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今年,市文化馆举办了“探寻非遗之美”系列活动,把非遗传承人请进直播间,通过直播带货、互动交流、在线表演等形式,让民间工艺“活”起来,也让非遗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舞火狗”既是瑶族少女的成年礼,也是岭南民族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据记载,瑶族“舞火狗”起源于清代初期,表达了瑶族人对狗图腾的崇拜和对仪式的敬重。相传瑶族先祖靠狗奶养大,瑶民永记狗作为“再生之母”的恩德,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夜举行“舞火狗”活动。

  中秋夜,龙门县蓝田瑶族乡身着瑶族服装的少女聚在一起,由村中妇女在她们的腰部和手臂用山藤捆上黄姜叶,再给她们戴上竹笠并插满香火,把她们装扮成“火狗”。村中长者在祠堂供奉先祖后,少女们即在祠堂叩拜,再到晒场上舞拜几圈,边舞边唱一种旋律古老、悠扬的歌谣。然后,她们穿街过巷,到村中厨灶前舞拜,又绕菜园一圈,每到一处都唱着古老的歌谣。最后,少女们游舞到村外河边,将身上的黄姜叶、竹笠和香火统统扔到河里,象征祛除邪气,宣示成年。此时,对岸的男青年便开始与少女们对歌,在歌声中搜寻爱情信号。

  惠东渔歌属“粤东渔歌”中的浅海渔歌,是流行于惠东沿海港口、平海、巽寮、稔山等地渔村的传统音乐。据《惠东县志》记载,惠东沿海渔民的远祖属原始“疍民”,是我国南方百越古族的组成部分。渔民长期在海上劳动、生活,把现实生活和心中的各种情感用歌声表达出来,并言传身教,代代相传,形成了“号子”“出海歌”“情歌”“哭诉歌”“斗歌”“劝教歌”“嫁娶歌”等一套内容丰富、曲调齐全的惠东渔村音乐文化。惠东渔歌是当地渔民的生活写照,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文化研究价值。2008年,惠东渔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东渔歌唱词均以地方方言福佬话(属闽南语系)演唱。以前渔民在船上独唱或齐唱,时以答歌(即斗歌)为乐,均无乐器伴奏;现在则逐步登上大雅之堂,配以二胡、扬琴等乐器,演奏方式更加多样丰富。

  博罗湖镇鼓文化始于宋代。相传,旧时胡氏族人居住的地方经常有野兽出入,特别在秋冬季节经常有野兽闯入村子,闹得村民不得安宁。于是,族人想出一个办法:擂大鼓吓猛兽。渐渐地,响大鼓吓退野兽发展成为喜庆活动。每逢嫁娶、添丁、买灯、祠堂建成、入伙、开市等喜庆活动,村民都擂鼓打锣相贺,沿习成俗至今。

  湖镇大鼓大多近2米高、1米宽,每面大鼓配有10~20个锣,大锣重30多斤,小锣也有10多斤重。每年大年三十晚开始,大鼓就响起来;年初一,村民敲着大鼓到各家各户拜年;年初六,湖镇圩镇开市,村民纷纷举着大旗舞着麒麟敲着大鼓到集市“请花灯”。

  为了做强做大鼓文化,湖镇镇从民间精心挑选30支优秀锣鼓队,组成1200多人的“千锣百鼓”表演方阵。2017年元旦,湖镇镇举行首届“千锣百鼓”暨旅游文化美食节活动,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认证机构将“千锣百鼓”认证入选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规模最大的锣鼓展演活动。(记者 龚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广东的风俗特色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