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生活  车市

广州八景(广州八景摄影公司)

广州八景(广州八景摄影公司)

 

八景指某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八处景观和名胜古迹。据考证,我国志书收录八景起源于北宋沈括(1031—1095)《梦溪笔谈·书画》对潇湘八景的收录,之后经过传播和发展,在明清时期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地方志书中的八景,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举凡当地山川河流、流泉飞瀑、花朝月夕、晨钟暮鼓、烟柳画桥、渔歌樵唱均可进入八景取材范围。与八景相关的内容多出现在旧志的形胜、古迹、艺文等部分,明清很多志书的志首舆图中还收录八景图并配以诗文介绍。

明清记述羊城八景的府志、县志共有8部,包括2部府志(成化《广州志》、乾隆《广州府志》)、5部《南海县志》(万历、崇祯、康熙、乾隆、宣统版)和1部《番禺县志》(乾隆版)。此外,成书于乾隆六年(1741年)之前的马符录撰《西樵山志》也收录了羊城八景名称。

据考证,宋代羊城八景应产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之后,各代都有差异。目前可见到的最早收录有关羊城八景的地方志书为明成化《广州志》,该志艺文部分称其为广州八景。该志因收录关于广州八景的三组诗,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诗的题目顺带知悉这八景名称及组成情况。这三组八景包括:

扶胥浴日、石门返照、光孝菩提、大通烟雨、菊湖云影、景泰栖霞、蒲涧濂泉。

扶胥浴日、石门返照、粤台秋月、大通烟雨、白云晚望、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灵洲鳌负。

扶胥浴日、石门返照、粤台秋月、大通烟雨、白云晚望、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灵洲鳌负。

今白云山蒲谷一景(摄影:岳思文)

该志还收录了广州府辖下包括东莞、增城、香山、新会、连州、连山等各县的八景,而将南海、番禺两县八景以上述广州八景涵盖之。其中,宋广州八景,实际上只有七景;明八景,实际上和元八景是一样的。

乾隆《广州府志》所载羊城八景

入清以后唯一收录羊城八景名称的府志是乾隆《广州府志》,该志共收录包括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四组八景,其中除元八景在顺序上略有差异而名称与成化《广州志》一致外,宋、明八景均与成化《广州志》所收录有明显区别。清乾隆《广州府志》所收录的四组羊城八景包括:

做人不在于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在你患难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认识你。

扶胥浴日、石门返照、海山晓霁、珠江秋色、菊湖云影、蒲涧濂泉、光孝菩提、大通烟雨。

扶胥浴日、石门返照、粤台秋月、白云晚望、大通烟雨、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灵洲鳌负。

粤秀松涛、穗石洞天、番山云气、药洲春晓、琪林苏井、海珠晴澜、象山樵歌、荔湾渔唱。

粤秀连峰、琶洲砥柱、五仙霞洞、孤兀禺山、镇海层楼、浮丘丹井、西樵云瀑、东海鱼珠。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成书的《南海县志》,收录由宋至明的羊城八景,且明八景有传统和新拟两组。这些收录于明万历三十六至三十七年(1608—1609)的八景,不同于明成化《广州志》所录八景,前三组与乾隆《广州府志》中的八景是一致的,最后一组明代新拟的八景,刚好对应乾隆《广州府志》中的清八景:

宋志有:扶胥浴日、石门返照、海山晓霁、珠江秋色、菊湖云影、蒲涧濂泉、光孝菩提、大通烟雨。

元志有:扶胥浴日、石门返照、粤台秋色、白云晚望、大通烟雨、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灵洲鳌负。

明朝有:粤秀松涛、穗石洞天、番山云气、药洲春晓、琪林苏井、海珠晴澜、象山樵歌、荔湾渔唱。

新拟:粤秀连峰、琶洲砥柱、五仙霞洞、孤兀禺山、镇海层楼、浮丘丹井、西樵云瀑、东海鱼珠。

将万历《南海县志》与乾隆《广州府志》比较可以发现,两者所收录的四组羊城八景虽景名略有差异,而景色所指和排列顺序是完全一致的。

崇祯《南海县志》除将元八景中的粤台秋色记为粤台秋月及明志八景中的海珠晴澜疑为漏了一个海字,所录历代八景与万历《南海县志》的景名及顺序完全一致。

不是恋爱的感觉让我妈妈说:如果守不住别人的心,那就守着自己的心过一辈子。可是妈妈,如果我连自己的心都守不住了该怎么幸福而是爱上你的感觉让我幸福。

康熙《南海县志》所录四组八景与崇祯《南海县志》的四组八景几乎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康熙《南海县志》补了漏的字,并将前志中的新拟八景,记述为清八景。此后的乾隆《南海县志》继承这一做法。后于乾隆《南海县志》修成的乾隆《广州府志》很可能直接转录了前者。

清中期以后的府志、县志,包括道光《南海县志》、同治《续修南海县志》及光绪《广州府志》,均没有再收录羊城八景。

宣统《续修南海县志》除照录康熙和乾隆《南海县志》所记宋、元、明、清四组八景名称外,又增加一组近日俗人所传的八景:

珠江夜月、大通烟雨、

白云晚望、蒲涧濂泉、

景泰僧归、石门返照、

金山古寺、波罗浴日。

这组八景明显是在元八景的基础上稍作变化而来,如元八景的扶胥浴日灵洲鳌负实际上与宣统《续修南海县志》中的波罗浴日金山古寺所指是同两处景色,只是将元志中的粤台秋色换成珠江夜月。顺德清晖园保存的清代蚀刻金片玻璃图画,即为宣统《续修南海县志》所云近日俗人所传的羊城八景图,据说这八景是清乾隆年间评定的。

宣统《续修南海县志》所录羊城八景

认真比较可以发现,成化《广州志》所载明羊城八景,实际上与该志所载元八景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至明成化九年(1473年),真正为明代人所拟的羊城八景尚未出现,而到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明代人所拟的羊城八景在同一部县志中就出现了两组。

此外,乾隆《番禺县志》收录有八景图,没有说明这八景是否为羊城八景,但我们比较可以发现,这八景虽然与广州府志、南海县志排列顺序有所不同,从景名看也即是羊城八景,包括:

珠海晴澜、镇海层楼、

蒲涧濂泉、白云晚望、

景泰僧归、花田夜月、

大通烟雨、扶胥浴日。

该八景既不同于明清历修南海县志,也不同于明清两代府志,而是揉合了各志不同朝代的八景,并新出现花田夜月这一景。结合乾隆年间府、县志书均有对八景的记述,近日俗人所传的羊城八景图也有拟定于乾隆年间的说法,不难推测,乾隆年间的广州乃至更广阔的区域,对八景文化的热衷应达到过一个高潮。

乾隆《番禺县志》所载八景图(部分)

据志书所载,由宋至清,羊城八景不断发生着变化。如宋元羊城八景以自然景观为主,主要在城外;明代羊城八景城内城外各占一半,自然和人文景观并重,具有人工刻意选择和塑造的痕迹;清代羊城八景(实际上为明代所评出)地点涵盖城内、城外和东西城郊,仍延续了注重城内人文景观和对称原则的传统。

今越秀山景观(摄影:岳思文)

羊城八景变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同时期热衷于山水的文人士大夫的推动。明万历年间,朝廷下诏规定各地定出当地八景上报,羊城八景从民间走向官方,记载入地方志书而广泛流传。万历《南海县志》不仅是南海县首次修成的县志,也是首个完整记录宋、元、明(甚至清)通行八景的志书,羊城八景也是从该志记载开始,由偏重自然风光到自然与人文景观并重,并呈现出明显的人为选择、加工的痕迹。该志还出现新拟的国朝八景,与之前明八景类似的地方,在于依然呈现刻意对称呼应的痕迹,体现出明显的士大夫关注特点和审美趣味。据考证,新拟八景中对当时新出现的人文景观的吸纳,与明万历《南海县志》总纂王学曾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万历《南海县志》对历代羊城八景的记载,清晰全面,时间分割明确,直接影响了此后南海县志、广州府志、清末志书乃至今日官方书籍对羊城八景的记载。

后来,明代新拟八景被列为清八景,并一直随志书记载流传下来。这些景观已经成了本地人心目中的文化坐标,被广泛接纳,尽力呵护,如羊城八景之一镇海层楼景观所指镇海楼的屡次修复。

镇海楼(摄影:岳思文)

据考证,清代羊城八景曾评选过两次,一为清乾隆年间,其内容为上文由明八景转而成为的清八景;二为清代中后期,宣统《续修南海县志》又开始对羊城八景进行记载,似可与羊城八景在清代后期重新被评选找到联系。志书内外的羊城八景的各种版本,随着时光推移,呈现一种不断累加和趋于多样的势头。

综上可知,历代志书编修者通过收录相关诗文、罗列地方景观的名称、收录与景观相关的图片,直接参与地方文化景观的塑造,推动了羊城八景这组文化景观的题咏、修建、入志、流传,客观上起到了提升地方文化形象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作 者:方志文

这世界如果女人对男人的变心能结成怨气,我想可能看到天空乌云密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