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生活  网事

《中国社会科学报·马克思主义月刊》2022年11月24日 总第133期

《中国社会科学报·马克思主义月刊》2022年11月24日 总第133期

  习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历史发展进程曲折向前,时代宏阔进步,蕴含诸多重大转折点,构成了中国党把握历史主动的鲜明图像。党的二十大因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点并迈向新时代新征程历史节点而必将载入史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放眼历史长河,中心任务的重新锚定,标志着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之上。

  习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引发学界热烈讨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讨论,有诸多的阐释维度和面向,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关系。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两个维度来把握,一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初境况中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一个是从形式跨越到实质跨越 “卡夫丁峡谷”来呈现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新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来的新道路,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从人的现代化的维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与价值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质。方军研究员的《思想的散叶》一书,关注和研究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与价值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是一个重大的判断,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判断。在以往的流行观念中,现代化只有唯一一种模式,只有唯一一条道路,那就是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以西方国家为典范,必须走西方国家的道路,甚至必须听西方国家的指挥。但习总的这个重大论断指示我们,现代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什么是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什么是基于自己国情的本国特色?共性与特色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国社会科学报官网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