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广州文化  教育

景区“人从众”背后是一道社会治理考题

清明小长假多地景区再现“人从众”。疫情期间,“宅家”已久,一朝“放飞”,出现如此状况,说明旅游消费仍是刚需,也表明各地刺激旅游业复业的举措起了作用,高速免费对自驾游也有一定助力。但是景区人挤人,已谈不上“社交间隔”,如此大规模、高密度、较长时间聚集的情景下,一旦有无症状感染者,后果不堪设想。而且,这样的场景,很可能造成一些人对防控形势的误判,降低甚至丧失防范警惕性。

其中,需要注意一个明显共性问题,就是多地景区都是在游客“爆满”后才匆忙宣布限流,这反映了景区复业准备不足,缺乏周全的设计方案,以至应急处理也慢了半拍。比如,4月5日中国黄山官方微博发布公告说,鉴于黄山风景区南大门汤口地区停车位已经饱和,游客车辆无法进入景区,才让游客到周边其它景区。

文旅等聚集性消费是此次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领域,帮助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效应对疫情、渡过难关、有序恢复营业,十分重要。旅游业,出售的是旅游产品。就消费者而言,追求的是旅游体验。其中最基础和首要的是,要保障游客在健康安全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旅游活动。目前,旅游业处在“防控型复工”新阶段,切实防控好疫情,是复工复业的前提。

一方面,要大力引导“线上游”。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鼓励地方运用手机App等方式整合旅游产品、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智慧景区”服务水平。比如,清明假日期间,故宫博物院选择在网络平台举办3场直播。直播过程中主播时不时向网友提问,还加入抽奖赠书环节,增强了互动性。据统计,故宫的直播仅在抖音平台就吸引了近千万网友观看,做法值得其它景区借鉴提高。

但毕竟,线上旅游不能取代线下体验,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和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假以时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更多游客终究还要走向线下。因此,另一方面,仍要在管理好“线下游”上发力。比如,可对景区内景点热度进行研判预估,根据热度高低程度,提前安排人员对游客分流导流。再如,停车场车辆达到什么密度,即提前预警不再安排停车,而不是等到车流排着长队时再发通告“客满”。

更重要的是,主管部门、景区要负起在“防控型复工”中的责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以系统思维进行全流程管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对游客从客源地如何抵达、抵达后如何分流、景区内外如何安置,以及应急管理、公共救援救助方面等具体问题全面设计。说到底,旅游景区的管理也是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考题。

(南方网 茅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哪吒闹海的故事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