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文化  教育

教育学原理——第二章:教育概述

教育学原理——第二章:教育概述

  美国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根据教育定义的陈述方式将教育定义划分为“描述性定义”“规定性定义”“纲领性定义”。描述性定义是指教育的实然情境;纲领性定义指教育的应然情境;规定性定义可以是描述性定义也可以是纲领性定义,也可以二者兼备,出现在作者著作或论文中并且是该作者思想的纲领。关于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教育:泛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总之,促进人的发展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如:学校教育。

  (1)正规教育是指由教育部门认可的教育机构(学校)所提供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如学校教育机构。

  (2)正规教育有一定的入学条件和规定的毕业标准,通常在教育(课堂)环境中进行,使用规定的教学大纲、教材。

  (1)非正规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各种教育活动的影响下,个体获取知识、思想、技能、信息和道德修养的过程,也叫做“非正式”教育,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图书馆对人的教育、媒体教育等。

  (4)缺点(反过来就是正规教育的优点):第一,非制度化教育不能得到知识层面的系统化学习;第二,从国家层面来讲,不能促进教育的普及以及教育效率最大化的实现;第三,学生需要同伴关系和同伴环境,正规教育可以提供很好的同伴环境,而非正规教育在这方面有所欠缺;第四,人的学习有时候是需要观摩学习的,若有时无法观摩,就无法进步。

  (5)非学校化运动:非学校化运动是由美国教育家伊里奇倡导的,在《非学校化社会》一书中,他批判人们建立起来的组织化、制度化、仪式化的学校体系对学生具有压制性作用;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对自然有好奇,对事物有想象和对生活有热爱,所以现在叫作学校的地方都不能提供真正的教育,应在家庭里和社会里接受教育。优点:非学校化运动对儿童没有压制作用,尊重儿童个性与自由,不束缚学生思想,尊重学生差异。缺点:很明显,非学校化运动没有看到正规教育的优点,走向了极端。

  (3)要求:教师要有引导性,引导家长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要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来与学校教育相匹配;家长需要对学校进行配合与监督

  (一)教育的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内部结构指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微观的结构构成,即教育活动的结构;外部结构指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其宏观的结构构成,即教育系统的结构。

  总之,一个教育活动中这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没有教育者的引导受教育者也不能学到完善的知识,没有教育中介系统也无法进行教育活动。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又叫教育的本体功能和教育的固有功能,是教育活动与系统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包括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和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

  (三)(美国的莫顿)根据作用的呈现方式划分:显性功能(预期的)vs隐性功能(非预期但发生了的)

  注意:正向功能不一定显性,如:让一门学科提高,结果各学科成绩都提高了。负向功能不一定隐性,如:高考的负向功能是显性的。

  (3)评价:优点:第一个较为科学的教育起源学说,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缺点:没有区分人的教育和动物本能的不同,没能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学。

  (3)评价:还是没有真正区分人的教育和动物本能的区别。进步之处:心理模仿的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非动物的类本能。

  1.阶级性;2.等级性;3.性;4.象征性;5.宗教性;6.道统性;7.刻板性;8.保守性;9.无理论性;10.无系统性。

  1.世俗化:从宗教中分离出来;2.国家化:由国家办教育;3.义务化;4.法制化:强迫义务教育;5.内容丰富化:加重自然知识比重。

  1.终身教育;2.全民教育;3.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统一;4.科学性;5.平等性;6.创新性;7.普及性;8.开放性;9.教育化;10.学生主体性;11.全面发展性;12.多元性;13.全纳教育;14.融合教育。(13和14是特殊教育)(每一点都要自己展开,举例也可,进一步解释也可,总之要有展开内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