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文化  教育

拷问教育本质-青岛报纸电子版

拷问教育本质-青岛报纸电子版

  9月1日是很多大学的开学日,在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槐树店路的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9月1日《成都商报》)

  玲玲父亲不支持女儿读大学的理由并非缘于经济拮据的“上不起”,而是基于商业算计的“不划算”。读4年大学花8万,如果打工至少可以挣8万。正是这一反一正的16万,让玲玲父亲得出了“读大学即失败投资”的结论。尽管其从商业角度的算账对比不无道理,但从中折射出的读书功利化思维却值得关注。

  应该说,玲玲父亲的观点不是简单层面上的“读书无用”,其反对孩子读大学的固执原因,主要有自己没有文化照样赚钱的个人经历,初中毕业也能谋生的亲身实践,大学生毕业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尴尬现实等多方面因素。这种短视思维有悖于年轻人的志向追求,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代沟”,而是对大学教育本质的认知差异。

  其实,把上大学当做就业谋生“敲门砖”的认知早已过时。与基础阶段的教育本质一样,大学四年同样是继续获取新知、开发智力、培育人格的素质教育。这种智力投资是提升个人在未来社会生存本领的无形财富。也许,大学毕业未必就能找到理想工作,但大学经历却可以提升人生奋斗的竞争力。初中毕业可以做老板,但面对同样的机遇,得凭借大学生的素质,也许会更具发展潜力。

  纠结上大学划不划算的争论背后,在于对教育本质解读和人生价值评判的差异。读书需要钱,但读书的“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读书的“有用”,就在于其丰富个人素质滋养的无用之用。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也不能以自己的价值判断规划孩子的未来,善待读大学、还权于子女,应是为人父母的正确选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