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文化  教育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爱恨情仇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爱恨情仇

  在现实生活中,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似乎相互对立、水火不容,进行教育改革就是要全面否认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推行素质教育。其实,这中间存在着误区。素质教育以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多方面能力为主,具有全体性、全面性的特点,旨在提升人的综合素养;而应试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应对选拔考试的能力,目的是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就“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概念本身来说,它们都属于“中性”词,不应该简单地用“对”或“不对”来评价。素质教育强调综合能力,应试教育强调应试能力,两者偏重有所不同,但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都是传授文化知识,对学生相应能力的培养,都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只是素质教育下的学生更能够获得德智体美劳等多方位的成长。但目前的现象是,家长和学校为了学生能有美好的未来,实行的大多是应试的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同时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也已经开始。但是,应试教育的强度并没有因为素质教育的提出而有任何的降低,相反却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倘若全盘否定应试教育,这样的做法既不现实也是错误的。现行的应试教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教育体制,改革是一个渐变的革新过程,欲速则不达。要想在短时间内将其更换是不可能的,韩国、日本等国家也是应试教育。

  现今,在没有更好、更成熟的选拔人才的标准出现以前,或者说没有一种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的选拔体制出现之前,无论是社会、学校、家长,还是学生各方,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最主要、最具权威的评价标准依然是分数,而评论一个学校是否优秀,最主要、最具权威的评论标准还是升学率。学生分数越高,学生和家长就会感到自豪,貌似上大学的希望就会越高;升学率越高,学校的政绩就越好,在众多学校中的口碑就越好,从而也就越容易获得家长的认同和肯定,也越容易招聘到优秀的教师以及获得政府的政策扶持。在这一社会评价标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家长千方百计、不计成本地将学生送入尽可能好的学校,学校也积极打造教育知名度,尽量提高入学分数,以保证并提高自己的升学率。同时,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也尽力打造名校,将学生和学校分成等级,依照升学率将学校分成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分数高的学生进入重点学校,分数低的学生则进入普通学校。这样的等级划分存在着很多弊端,潜意识里也将学生按照成绩进行了分类,对学生的成长特别是懵懂时期基础知识的学习尤为不利。目前,通过教育改革,小学和初中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已大多实现了划片招生,学生可以就近入学,不存在等级高低的问题。但是,中考以及高考制度无法像小升初时一样,让所有的人都获得同样的高中阶段教育或高等教育,还是需要按照分数来进行选取,只有小部分的特例能够被破格录取。恐怕当前没有什么方法比考试更能让社会大众觉得在人才选拔上公平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没有什么形式比考试的可行性更高了。上大学、获取文凭证书等都无法离开考试,而要考试就必然离不开应试,这也就导致了应试教育不会淡出人们的生活。我们无法脱离社会背景来谈教育,无法脱离社会改革来孤立地讨论“教育改革”。

  很多人认为,题海战术、早晚自习、假期补课、统一着装只是中国教育的专利,美国的学习生活是轻松快乐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美国推崇“特许学校”,这类学校主要依据“学生成绩”这项指标来获得资金支持,学生们穿着印有“努力学习”字样的统一校服,并在周六和假期进行补课,延长在校时间,这些举措都很受欢迎。2011年,《华尔街日报》对近两万名读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多达62.5%的读者觉得严格的东方教育比宽松的西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教育其实是没有国界的,没有中国式教育或者欧美式教育的绝对区别。中国学生学习压力大,欧美学生照样也会有学习紧迫感,也会有一大堆作业和补课。在中国式教育下成长的学生并非都是“高分低能”。在人们所反感的这种高压应试教育下,中国的学生水平却出乎意料地在国际权威评估中名列前茅。例如,在2010年世界经合组织举办的一项权威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中,首次参加评估的上海15岁在校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素养评价中全部取得了第一名,这让许多欧美的媒体都感到意外并引起了欧美国家对中国教育的关注。由此可见,中国的应试高压教育并非一无是处,就像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存在即合理,它能在这片土地中生根发芽,就说明这里有着适合它成长的土壤。

  在我国古代,隋朝之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以推荐为主的选官制度,使大多的寒门子弟无法步入仕途,施展才华为国家效力。隋唐开始实施的科举制改善了这一现象,使所有的文人志士都能够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官吏,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这就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给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带来了希望,也确实产生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大家,如柳宗元、王安石、张居正、蔡元培等。如今,对于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村学生来说,考上大学是改变他们前途和命运最直接的途径和最重要的出路。而要考上理想的大学,则离不开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也并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应试教育的考试题目千变万化,要想从考试中获取高分,学生需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并且现在的考试题目越来越开放,类型也越来越多样,这就要求学生的应变能力越来越强。“应试”作为一种查验学习成果的手段,是一种无奈而又“不差”的方式。

  应试能力是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试教育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不单单是唱歌跳舞,还包括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等,是诸多方面的。经过“十年寒窗”的磨砺,在久经考场的高三学生中,有的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有的不幸落榜,还有的直接弃考了,后者就比前两者少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在应试过程中亦存在着很多的技巧和能力考验,如仔细审题抓住关键,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大量资料完成题目获取分数,以及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等。这些技巧与能力也将会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受益良多。我国在1977年恢复高考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特殊的建设时期急需人才,应试教育起了巨大的作用,掀起了读书热潮,在较短时间内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的专业人才。恢复高考后的几届考生如今已成为或正在成长为国家的栋梁,在我国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很好地缓解了文化大造成的人才短缺现象。毋庸置疑,应试教育也能够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如果片面地认为应试教育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背离教育方向,是填鸭式的刻板教育,忽略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自觉获得新知识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认为应该淡化考试甚至是不考试。那么又将如何确定选拔人才的标准,若是紧紧依靠软政策,又将如何保证选拔人才的过程是公平公正的,说不定会产生更多的弊端,这亦使教育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学者刘海峰认为,尽管有各种缺陷,但从恢复高考后的三十多年间看,高考制度无疑是中国所有制度中最公平、最具公信性的制度之一,应试教育是相对公平的,是改变人生的最基础的办法。完全脱离应试教育,看似自由的教育模式也未必适合绝大多数人。故而,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完全对立起来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两者的统一性,推动两者的有机结合。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看似相互矛盾,但从深层次角度上来说,两者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两者的共通性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提供了可能,而想最终顺利实现这种转换,就必须正确认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既要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轻易否定应试,又要在转换过程中持续强化素质教育改革,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统筹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将教育落到实处。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虽有着较大的区别,但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应试教育存在弊病,但不能因噎废食,它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应该客观对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立足于当下,全面发展教育。只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对其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完善教育制度,顺应时代需求,与时俱进,才能有利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坚持贯彻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以人为本,科教兴国,让教育为人的成长服务,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