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文化  教育

教育的真谛在“唤醒”

教育的真谛在“唤醒”

  相传在苏格拉底小时候,一次,他的父亲正在雕刻石狮子。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子,突然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父亲回答:“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它,而是在唤醒它。”后来,苏格拉底也成了一名“雕刻师”——一名受人尊敬的“心灵雕刻师”,一次又一次将人们的心灵从蒙昧状态中唤醒。

  “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就在于它是对人格和心灵的唤醒。”走进军营参军入伍的热血青年,本身就怀有朴素的爱国主义情结。尽管他们在行为方式、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但当我们通过教育活动,让他们迸发出练兵备战的、牺牲奉献的情怀时,教育也就回归到其应有的本义——唤醒。这,也正是一名干部的教育智慧所在。

  唤醒需要情感触动。“每次演出都是满村空巷、扶老携幼……凄凉的情节、悲壮的音乐激动着全场的观众。”这是作家丁玲笔下,人们观看歌剧《白毛女》时的场景。

  在解放战争时期,歌剧《白毛女》一经上演,就成为军队鼓舞士气、进行动员的有力武器。许多战士深受感动,高呼着“为喜儿报仇”的口号,在战斗中勇敢地冲向敌人。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歌剧《白毛女》的影响如此深远,教育效果如此突出,就在于它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黑暗旧社会的痛恨,唤醒了他们渴望“翻身做主人”的斗争精神。

  2014年,全军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习主席带领全体代表参观古田会议旧址与毛主席纪念园,一起吃“红米饭”、喝“南瓜汤”。重温历史、眺望未来,“红米饭”“南瓜汤”唤醒的不仅是人民军队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更唤醒了大家对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思考与践行。

  没有好故事,就没有感染力。故事是情感的结晶,教育应当善于从书本、网络上收集故事,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挖掘故事,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引发共鸣,让课堂充满温情、感动,在无波无痕之中影响官兵、感召官兵、带动部队。

  营造具有仪式感的教育氛围,加深情感体验,同样有利于实现“教育唤醒”。当前,部队各级与地方政府举行的表彰仪式有很多,这是对军人职业尊崇感的一种培塑。身处基层一线,我们需要持续挖掘战备训练、保障管理、重大任务中蕴含的思想教育资源,搞好仪式教育,以强烈的情感冲击,点燃官兵胸中的火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