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资讯  民生

加快建设环城生态公园带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做客

加快建设环城生态公园带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做客

  邓建平介绍,目前上海监测记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0种,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超过325种,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6种。

  为探索与超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模式,上海正选择一批生态基底好、野生动物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开展栖息地建设和修复工作,已建有自然保护区4个,市野生动物栖息地22个,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今年5月1日,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将正式施行,当前市绿化市容部门正在加快推动《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立法进程。

  邓建平介绍,新制定的《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在建立市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制度、完善野生动物科学保护管理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加强长三角区域协同保护等方面,体现上海特色和亮点。

  “一带”指的就是环城生态公园带,是以外环绿带为骨架,向内连接10片楔形绿地,向外连接17条生态间隔带,与“五个新城”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密切衔接的宜居宜业宜游大生态圈。通俗来讲,就是“一大环”和“五小环”。

  “一大环”主要由“环上”(98公里外环绿带)、“环内”(楔形绿地)、“环外”(生态间隔带)构成。

  “五小环”指的是“五个新城”绿环。环城生态公园带的规划建设是拓展绿色生态空间的重要路径、建设生态之城的重要抓手,也可以说是上海公园城市建设的“主战场”。

  邓建平介绍,自2021年全面启动建设以来,环上,浦东沔青公园、金海湿地公园等首批7座环上公园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闵行春申公园、锦梅公园等第二批10座环上公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内建成开放。同时,还建成了浦东段外环主干绿道15公里,启动了8处外环绿道断点建设,同步推进12处新、改建外环绿道驿站建设,其中2处绿环驿站建成开放。

  环内,我们重点推进了碧云、森兰、三林、北蔡、桃浦、吴淞江等楔形绿地建设,完成绿地建设200公顷。

  环外,我们推动了吴淞江生态间隔带实施方案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围绕“五大新城”我们开展了国际方案征集,并在此基础上已编制完成上海新城绿环专项规划。

  环上推进徐汇华泾公园,闵行春申公园等10座“环上”公园年底焕新登场,并推动9座“环上公园”实现开工建设。同时,计划年内建成14公里外环绿道;实现4处外环绿道断点贯通,推动21处外环绿道断点项目开工;建成8座外环驿站,推动5座外环驿站开工。实施绿化“四化”改造提升面积100公顷以上。

  “五个新城”按照新城绿环专项规划,计划每个新城建成10公里以上绿道,完成3000亩左右新增森林面积,形成环新城森林公园群总体规划布局和实施计划,完成一处以上森林公园建设方案并启动实施。

  “十三五”以来,上海大力推进绿道建设,用绿色线性生态空间串联起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绿地林地、林荫片区等各类绿色空间,激活城市生态和人文资源,全力为市民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全市绿道建设每年以200公里的增长量、连续7年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持续推进,受到市民的好评。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建成绿道约1538公里。

  为满足越来越多游客对公园帐篷区活动的需求,去年12月1日,市绿化市容部门发布《上海市城市公园帐篷区管理指引(试行)》,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公园开放草坪或林下空间,为游客提供帐篷活动空间。

  邓建平介绍,初步统计,目前全市有53座城市公园为游客提供可搭帐篷的区域,包括5座直属公园、12个区,其中浦东新区、奉贤区数量最多。

  如上海辰山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世纪公园、高东生态园、黄兴公园、闵行体育公园、顾村公园、上海之鱼雕塑公园、泡泡公园、金山滨海公园等。

  由于搭帐篷太过热门,也带来了草坪过度使用,垃圾乱扔,游客违规使用明火等养护管理难题,以及天幕帐篷绳索过长、地钉不牢等安全隐患。

  邓建平表示,市绿化市容部门及各区正在积极研究管理细则,平衡好绿化保护和游客休闲之间的关系。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4)公园管理方打算对于搭建天幕的下发安全告知书,提醒游客地钉要长一点,钉得深一点,也提醒大家天幕下尽量不要追逐打闹,家长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目前有条件的公园都在积极开放草坪供游客活动,加大了人员和经费的投入,保证草坪开放的质量。市绿化市容部门也呼吁市民,在享受阳光、草坪的时候,注意文明游园,避免过度占用公共资源,让公园服务更多的游客。使用明火的安全隐患非常大,这种行为是严格禁止的,也请大家遵守规定,互相告知,互相监督,共同维持好游园安全和秩序。

  为更好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将继续按照“五有”和“三规范一明显”的测评标准,采用随机暗查的方式,紧盯居住区和各类单位垃圾分类实效,定期评估、定期通报,确保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市民参与率、正确率、满意度维持高位。

  2021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与上海市房屋管理局联合印发规范性文件《关于加强本市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投放和收运管理工作的通知》(沪绿容规〔2021〕3号),正式拉开装修垃圾收运新模式序幕,全市采用“固定厢房、专用回收箱、临时交付点”三种收运模式,今年,装修垃圾收运新模式将全面覆盖本市220个街镇。

  外滩枫径、安义夜巷等“夜市”“集市”,以及沿街商户“外摆位”模式深受人们喜爱,反映出市民对“烟火气”的需求,这也对新时期如何规范设摊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邓建平表示,新版《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颁布后,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声音“上海完全开放设摊了”,但事实上,新版《条例》明确,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摊经营,对于设摊管理,上海始终坚持“堵疏结合”。

  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上海设摊管理经历了“还路于民”“分类管理”“源头治理”“精准治理”四个阶段,无序设摊数量从有记录的2007年4.7万个减少到了2022年的5759个。这些年,市民游客对上海“整洁、有序、安全、温馨、美观”的市容环境给予充分肯定,无序设摊的治理可以说功不可没。

  市绿化市容部门很快将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新时期设摊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推进各区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市区联合监管,强化政策定期评估,不断优化完善设摊管理,打造干净整洁,又充满活力的市容环境,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主要举措包括:

  一是严禁无序设摊,维护市容环境。按照统一规划、分类管理、安全有序、开放包容、体现品质等原则,完善商业布局,依法严禁无序设摊,以设摊经营为补充,在巩固市容环境的基础上,平衡“烟火气”与市容环境的关系,不能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二是分类分区管理,体现因地制宜。区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市相关部门对实施方案要进行审定,做好全市统筹。区人民政府在严禁的区域以外,划定设摊开放区,设置特色点、疏导点、管控点,特色点是以新型业态为主,符合城市亲民化需求的点位;疏导点是采取入场入室经营的点位;管控点是利用闲置空间销售自产农副产品为主的点位。

  三是规范设置要求,确保安全有序。设摊开放区要有运营主体,负责设摊活动的组织实施,并承担市容环境、消防安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主体责任。个人设摊应在指定的设摊开放区,在运营主体的组织下进行。

  四是完善常态管理,形成社会共治。绿化市容、商务、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公安、市场监管、执法等部门对设摊经营活动进行监管指导。将设摊管理工作纳入“一网统管”。引导并希望社会各方履行“门责”制度,践行垃圾分类,共同维护好市容环境。

  “美丽街区”建设是贯彻人民城市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这些年上海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的主要载体。自2018年起,市绿化市容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合力推动“美丽街区”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建成“美丽街区”554个,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覆盖率达到城市建成区的32%。它不仅让上海的“脸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也让市民群众对“里子”越来越美好有了更多的体验。

  新修订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明确,在公共厕所中“加强适老化适幼化设施、设备配备”。

  2023年,全市共计划完成22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其中改造完成16座样板公厕(每区一座)。截至3月底,已完成全市及各区改造计划、任务的制定,出台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标准和验收标准(试行),启动样板公厕改造;10月底前,按照“完成一座验收一座”的要求,完成全部改造任务。

  改造标准具体项目分为基础类和提升类。基础类项目可满足一般情况下老人、儿童及其他特殊人群如厕要求,是改造和配置的基本内容;提升类项目,可根据各公厕实际需求选择,是为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不同群体需求设置的改造内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近期民生热点新闻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