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资讯  新闻

广州首座跨珠江人行桥今起面向全球征名!何镜堂这么说……

广州首座跨珠江人行桥今起面向全球征名!何镜堂这么说……

  会上记者获悉,人行桥是广州中轴核心段首个由本土设计师完成的地标性建筑物,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亦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同心桥”“自信桥”“友谊桥”“幸福桥”。

  位于广州中轴线上的广州首座跨珠江的人行桥,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联合设计,广州市城投集团投资、建投公司代建,中铁广州工程局承建,人行桥跨度为198米,全长488米,宽度为15米,已于2021年2月8日顺利合龙。

  人行桥超越了普通的桥梁,是缝合城市南北轴线的纽带、点缀城市客厅的活力场所,其实,这是一座“同心桥”,充分体现了“老城市新活力”及“活力湾区”的精神风貌。

  “她是广州第一座跨江人行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作为人行桥两个设计团队的领衔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在现场介绍,人行桥造型融入了岭南地域文化的元素,桥的平面提取了粤曲水袖的形态特征,桥拱融入了岭南古琴的造型元素,桥面景观以岭南花舟为主题,共同打造极具岭南特色的花城新花桥,打造珠江上看与被看皆宜的新景点。

  这是广州中轴核心段首个由本土设计师完成的地标性建筑物,设计师自信地将岭南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是植根岭南、借势湾区发展的创新文化名片。

  “从外观上看,桥上除了拉索之外,主要线条几乎没有一处是直线,这在特大桥梁中是非常罕见的,是全三维曲面造型的艺术之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人行桥项目设计负责人、主创设计师丘建发揭秘称,人行桥还是广州首个以智慧桥梁理念设计的人行桥,桥上的视像识别系统,能够识别桥上的人流量与行为,在出现拥挤等危险情况时可以及时预警管控;扫一下桥上的二维码,还可以提供旅游信息、智慧导览以及科普教育等服务。

  在结构技术难题的突破上,人行桥还展示了建设者攻坚克难的自信。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东省首届勘察设计大师宁平华透露,结合桥梁的通行能力、无障碍通行、桥下通航及防洪等实际需求,在保证结构安全、实用耐久的前提下将造型概念转变成可实现的蓝图。

  “大师工作团队通过创新设计,克服了结构体系新颖、局部构造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施工控制难度大等关键技术难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超大跨度曲梁斜拱人行桥结构各阶段的静力分析、复杂节点结构设计、人致振动设计、抗风、抗震设计、耐久性设计、接岸平台、排水防洪等诸多难点的攻关任务。”宁平华透露,这在技术上保障了人行桥建设中各阶段快速、安全地推进。

  在施工中,唐云也表示,以“四新”技术攻克了各大难点,其中采用抗压强度可达到150兆帕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新材料是普通C30混凝土抗压强度的5倍,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江水对拱脚的侵蚀,这在我国桥梁建设史上尚属首次运用。

  实际上,远眺母亲河珠江,她孕育了两千多年来广州的沧海桑田,见证了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勇立潮头与世界城市交往的故事,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祖国的强大、城市的变迁,见证了生活在广州的国际友人与广州人民一起为城市发展砥砺奋进的硕果,见证了架起世界人民友谊桥梁、共谱合作华章,全面立体展示了多彩的广州、活力的广州。

  珠江上的桥梁更是“友谊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梁成为广州日益繁华的纽带,助力广州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枢纽城市的同时,掀开了城市快速发展的新篇章。1951年修复开通海珠桥以来,珠江两岸架起了越来越多的跨江大桥,而此次在珠江上建设跨江人行桥,则是第一次,不仅让隔江相望的广州塔与海心沙亚运场馆实现相互牵手,还在广州塔设计者马克·海默尔与海心沙亚运场馆等本土设计师之间架起了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空间中国内外设计元素有机融合的新“桥梁”。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跨珠江人行桥的建设从市民使用出发,注重人性化设计,体现生态理念,设置复合功能,是融入市民生活的都市绿桥,建成后将实现珠江新城CBD商务区、海心沙亚运公园、二沙岛艺术公园、广州塔游览区等核心区域慢行通道的互联互通,提高集聚人流的快速疏散能力,整体提升了核心区域环境品质,也是市民步行、休闲、观景的新场所。

  “这是一座‘幸福桥’。”采访中,有市民就感叹,现在已经对人行桥充满期待,未来不仅出行便利,还将给工作、休闲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每天在人行桥附近散步,国际化大都市美景尽收眼底,生活里就需要这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在何镜堂的设计团队看来,广州首座跨珠江人行桥,就是一座技术之桥、一座人文之桥、艺术之桥。他们认为,人行桥将会成为广州人生活的一部分,记忆的一部分,成为广州发展历史的一部分。

  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建成开通在即,并且在今日向全球征名。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接受媒体专访,详细诠释了人行桥的设计理念和初心想法。

  何镜堂说,珠江两岸人行桥基础设施创新,可以促进城市更新、焕发老城区新活力,将成为一条连接城市南北两岸的纽带。它以“琴鸣绢舞、岭南花舟”为概念——桥的平面提取了粤曲水袖的形态特征,桥拱融入了岭南古琴的造型元素,桥面景观以岭南花舟为主题,共同打造极具岭南特色的花城的新花桥。

  值得一提的是,该人行桥是广州中轴核心段首个由广州本土设计师原创的地标性建筑物,它将会成为广州人生活的一部分,记忆的一部分,历史的一部分。

  5月13日至5月28日24时,是全球征名活动的第一阶段,公众可以通过官方平台“新花城”客户端、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等征集渠道提交名称。第二阶段为专家评审,评委选出10个入围名称后将进入公众投票阶段。

  专家评审团的强大阵容成为发布会现场备受关注的亮点,10位专家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有国际著名钢琴家、广州城市形象代言人李云迪,有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李劲堃院长,有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总设计师、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还有老少粉丝众多的漫画家小林老师林帝浣等。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公众投票的10个命名均可获得一份“惊喜”,以票数高低设置入选奖1名,奖金人民币5万元;入围奖2名:按照分数第二名奖金为人民币3万元,第三名奖金为人民币2万元;优秀奖7名,奖金各人民币5000元,以上奖金均为含税奖金。

  “最终的命名将结合专家评审团、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公众投票等因素选出适当的名称进行报批。”活动主办方提醒,此次有偿征名主办单位与应征者构成合同关系,名称是否被采用由广州首座跨珠江人行桥全球征名活动工作小组决定,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征名发起方所有。

  让大众参与、向公众征集广州首座跨珠江人行桥的命名,便于大众了解广州这座千年商埠的成长历程,吸引大众参与“我为人民城市建设献智慧”,激发热爱城市的情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