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资讯  资讯

广州中院陈海仪:24年帮教的失足少年无一重新犯罪

“24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我走进法院,开始从事少年审判工作。少年审判是刑事审判工作中一个极其特殊的领域,看似简单却并不简单。这里,情、理、法的碰撞,显得尤其激烈;这里,牵动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幸福和未来。”3月26日,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你的实事、我的故事”的主题内容,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广州法院英模事迹报告会,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的陈海仪作报告时表示,从事少年审判工作的她,正是用法治,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4年、5200多个案件,无一抗诉、无一投诉,帮教的失足少年无一重新犯罪。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用陈海仪同事的话来说,就是她审案子像是拿着“放大镜”看证据,用“游标卡尺”来量刑,一定要精确到分毫不差才肯罢休。

少年审判法官常常被称作“法官妈妈”,这是因为既有铁面判官的刚正无私,又有母亲般的细致温柔,法槌起落间,劝返迷途,让折翼的雏鸟重新展翅飞翔、拥抱光明。

阿霞是陈海仪帮教了整整八年的一名女孩。年仅14周岁的她,是一名留守儿童,因从小缺少关爱,一时冲动杀害了亲叔家备受宠爱的堂弟。

作为经办法官,陈海仪尽全力修复了阿霞家族亲人关系后,判了阿霞十年,但这一纸判决只是她帮教的第一步。此后,陈海仪开始了马拉松式的帮教。寒来暑往的看望、一来一去的通信,在这8年的时光里,陈海仪往来于法院、未管所,一串串的脚印、一沓沓的书信,见证了阿霞从消极到开朗、从一无所长到多才多艺的历程。此外,陈海仪还送去书籍鼓励阿霞参加自学考试,经常与阿霞的爸妈通电话,劝他们节假日多去看看孩子。

阿霞慢慢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关爱,来自陈海仪、管教和心理疏导员们的关心,坚定了改造信念,也通过了一门又一门的自学考试,改造成绩越来越突出。

2019年底,阿霞经过减刑释放了,谁知因为遇到疫情,工作一下子不好找了。

“陈法官,新年好,我想麻烦您…能在广州给我找份工作吗?”过年期间,陈海仪电话了解阿霞状况时,对方弱弱地向她求助。

“没问题,我找找看!”说出这句话时,陈海仪其实有些“心虚”,毕竟这是一个有严重案底的孩子,又正值疫情期间,难度可想而知。靠着一股韧劲,陈海仪打了个无数个碰壁的电话后,终于有位热心的餐饮店女老板向阿霞抛出了橄榄枝,但提出先培训、合格后再转正的条件。阿霞也很争气,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在培训期间转正。

前不久,陈海仪去餐饮店看望阿霞时,阿霞很热情地冲了一杯咖啡给她。

“审判台上,我是公正的法官;审判台下,我希望用爱托起那些受伤的羽翼。我坚信,犯罪的少年一旦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良知的觉醒,必然会像雨露滋润的久旱禾苗,重新绽放出骄人的花朵。”多年来,陈海仪定期和他们见面,通信、电话联系超过1000次。现在还和20多名失足少年,还有他们的家人保持着长期联系。她帮教过的孩子当中有30多人考上大学,300多人顺利完成初中、高中学业,还有更多的孩子通过职业培训,成为了自食其力的打工人。

“这是我过去24年里最大的快乐,也是我坚定初心、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陈海仪说,24年来,她乐此不疲尽力打造了一个个“金不换”,为一个个失足少年指引了方向,收获了很多感激的泪水,见证了很多重生的幸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力让广大的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是一名少年审判法官的初心和使命。对孩子们的帮助,让陈海仪获得了许多荣誉,但在她的心目中,最高的荣誉莫过于孩子们叫的那一声:“法官妈妈”!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魏丽娜 彭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50亿韩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