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广州资讯  资讯

四个“零”背后,一个“硬核”广州

又一个万众期待的“零”,来了!

7月8日上午,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出院标准,经专家评估,又有6名确诊患者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出院。这意味着,广州本轮本地疫情的在院感染者实现清零

截至7月8日,广州本土病例连续19天零新增,本土危重病例清零,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清零,本土病例零死亡。

“厉害了,我的大广州”“广州好嘢”“太好了”“辛苦了”……相关话题很快登上热搜,线上线下一片欢腾。

事非经过不知难。四个“零”,可喜可贺,是此轮疫情又一个重大成果;四个“零”,来之不易,背后是一个“硬核”广州。5月21日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坚决落实“快、严、实、狠”硬措施,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7月6日,广州市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强调运用好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提级指挥、精准分级分类防控、全力救治患者、快速全员核酸筛查、统筹抓好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等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推动疫情防控从“应急式治理”向“集成式治理”跃升

广州,正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提级指挥

广州,一座超大城市。位置的特殊性,城市的重要性,再加上情况的复杂性,让发生在广州的抗疫故事,备受瞩目。

把时间倒回至5月21日——凌晨,荔湾区发现1例新冠肺炎核酸疑似阳性人员。这一结果,如同发令枪响。一场生死攸关的较量,连夜打响!

根据5月23日通报,初步判断该患者为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其病毒属于在境外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德尔塔”来了!广州此轮疫情,成为我国首次与变异病毒正面交锋。

首次,意味着没有现成经验可循;首次,意味着这是一场国内城市未曾打过的全新战斗。正如专家判断,对手更强了——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比普通株要高出100倍,传染性比普通株高一倍,患者病情进展快,危重症占比高……

“战场”,更是非同寻常。向外看,广州处在“两个前沿”,作为“两个窗口”,辐射能力大,交通网四通八达。向内看,全市常住人口1867.66万人,城中共11个区,7295个小区(村),1144个行政村,老旧小区密集、超高层建筑遍布,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城中村、批发市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广州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泰山压顶,必有铁肩担万钧。广州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指导、支持,省委省政府靠前指挥调度,省直部门和兄弟城市的全力支援……高效率开展三级会商研判,高标准强化组织领导,高规格指挥集中攻坚,广州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闻令而动,一切行动听指挥。两军对垒,“指挥部”就是主心骨。此番战“疫”,提级指挥让一盘棋大局分明,再次彰显了强大的制度优势,迸发出战“疫”的磅礴合力。

分级分类

一座超大城市面对“德尔塔”,如何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又如何把疫情影响降至最低?

分级分类管控,因时因势调整。

5月29日,广州“静”了下来。

这天上午9时许,广州市发布《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分级分类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3号)》。全市7434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划为三个不同级别的防控区域。“防控核心圈”停止非日常生活必需的一切活动,“警戒圈”内所有人员减少外出,全市其他区域全面加强防控措施。

街上人少了,路上不堵了,很多店关门谢客了……广州,这座日夜喧嚣的都市,顿时进入了“安静模式”。

6月1日,第15号通告划分封闭管理、封控管理、闭环管理区域,将分级分类防控措施进一步细化。

6月3日,第16号通告进一步强化分级分类防控工作,将白鹤洞街、东漖街纳入封闭管理。

6月6日,第17号通告明确“9个严格”。

……

6月13日晚,第20号通告明确,按照分类分批原则,对封闭、封控管理区域实行有序解封。

6月17日,第21号通告明确芳村片区9条街道即日起严格人员管理,有限解封。

6月24日,第22号通告明确,除鹤园小区外,芳村片区恢复对外人员和交通通行。

从5月29日到6月24日,短短二十多天,广州连发10次疫情防控通告,或强化、加码,或优化、“打补丁”。广州,以变应变,坚持对防疫政策进行实时、动态地优化调整。

一个人的考场,一对一地接送,不同类型考生“轨迹上互不交叉、空间完全间隔”……没有一位考生因疫情缺考,这背后正是广州防疫工作精准精细的一个侧影。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进退”之间,张弛有度。从封控到解封,广州一步一个脚印,因时因势调整,通过动态研判、灵活反应、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把疫情封控在最小范围,既能管控风险,又能保持城市活力。

分级分类,这是科学防控的客观要求,也是精准防控的题中之义。

全力救治

“住院期间有没有想去喝茶?”

“天天都想去。”

这是6月10日一段医护人员与首例确诊病例郭阿婆的对话。这天上午,广州2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正式出院,还有2名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隔离观察。在出院患者中,就有郭阿婆。

“德尔塔”攻击人类,伤人性命。与病魔较量,于“虎口”救人,医疗救治力量无疑处在“战场”的最中心。

如专家所言,此次疫情在临床上有明显特点:病毒潜伏期较短,患者病情进展快,危重症占比高,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比普通株要高出100倍,核酸转阴所需要的时间也因此延长。再加上老年患者多、叠加基础病,这无疑给医疗救治工作带来了巨大考验。

自5月21日起,广州就一再强调,组织最强力量,集中最好资源,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在广州,钟南山院士领衔重症救护团队,国家、省、市、院四级专家组会诊机制建了起来,严格落实“一天一会诊、一病例一方案、一重症一团队”,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调度最强力量,拿出最好的专家、最全的设备、最精的技术、最有效的手段——从不足1岁的婴儿到94岁高龄的老人,广州使出“浑身解数”救治每一名患者。

6月28日,广州本轮疫情危重症、重症患者清零;7月8日,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清零。这背后是全力以赴、千方百计,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广州拥有华南地区最顶级的医疗资源、救治实力和科研实力。“非典”之后,广州呼吸医学、感染病专科、重症监护医学水平等不断跃升;近年来,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此番战“疫”,坚持中西医结合、积极采用抗体治疗、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强化心理疏导和治疗等经验,也将为全国提供新经验。

以实力打底,“平安广州”让人分外安心。

全员筛查

“现在是防疫的关键时期,请各位住户或租户到楼下来进行核酸检测。”5月30日,在荔湾中南街,社工陆嘉欣拿着“大声公”,穿梭在巷道之间奔走喊话。

“大声公”嗌你做核酸!

5月26日,荔湾区宣布开展全员核酸检测。5月30日,海珠区、越秀区启动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的重点区域启动大筛查。截至6月26日,短短一个月,广州已累计核酸采样4845万份,创全球城市最大规模核酸检测行动纪录

大筛查,离不得大魄力。动辄对全员进行免费核酸检测,涉及群众达千万计。其背后需要调配大量的人力、物力乃至财力。没有不计成本、坚决“大海捞针”的魄力,绝对不行。

大筛查,更需要细功夫。如此规模的核酸检测,考验“绣花”功夫,考验组织动员能力,考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实行分段预约,减少轮候时间;“学生专场”让孩子们在校内即可检测;人工登记通道,不让老年人“掉队”;医护人员一步步爬上居民楼,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疾风知劲草。在全员筛查中,广州基层治理的精细“针脚”展露无遗。

大筛查,还需要新思维。应对“德尔塔”,广州创新“四同步”策略,快速落实流调溯源、核酸筛查、就地管控、转运隔离,以快打快;改变密切接触者概念,将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同一栋楼,发病前四天待过的人员都划为“密接”。

面对更大规模的“密接”,如何变被动为主动?赋“黄码”。6月9日,第19号通告明确,凡是在重点区域和场所附近区域活动并停留过,存在可能接触风险的,其健康码都将变为“黄码”。

“黄码”人员必须立即与居住地就近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并携共同居住人员前往就近的核酸检测点免费进行核酸检测,同时积极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这一创新之举,直接聚焦可能存在接触风险的群体,更有针对性、更为精准;同时压实个体责任,产生倒逼之力,让潜藏的风险“主动现身”,以最快速度、最小成本“查缺补漏”。

全员筛查,雷厉风行,有条不紊。广州以大力气、细功夫、新思维把潜在感染者早早筛出、提前“锁定”,为遏制疫情扩散争取了宝贵时间。

统筹兼顾

5月31日晚10点,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

从那一刻起,通过广州辖区内机场、铁路、公路客运站等站场离穗的旅客(不含外地中转旅客),须凭“健康码”绿码,并持有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这是5月30日晚发布的第14号通告中的内容。

6月6日,离穗管控再度加码——根据第17号通告,确需离穗、出省的,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与“德尔塔”交锋,广州将防外溢作为必须坚守的一条红线,落实海陆空、全天候严防死守,在全国率先执行查验健康码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规定,以强烈担当服务于全国全省防疫大局。同时,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提档实施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将防外溢和防输入统筹好。

统筹兼顾,还包括统筹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抓当前和利长远。在广州,封闭封控区域里,“移动超市”开了起来,“1+3+4+N”(一个国企对接一个街道,一个街道安排3台以上流动供应车、4个以上临时供应点、N个社会销售平台)保供模式不断完善。当形势稳定向好,广州毫不放松,反而提档升级社会面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对既往病例逐一复盘,全链条排查风险隐患。助企业纾困,广州印发实施“纾困九条”,出台“金融19条”,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着眼长远,广州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公共卫生委员会,率先启动建设用于人员集中隔离的国际健康驿站……

沉着冷静、忙而不乱。在这场硬仗中,广州刚“柔”并济,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在防疫和便民之间,在防疫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展现了一座超大城市的“弹性”和治理水平。

党旗飘扬

6月3日,两张照片在网络刷屏。

照片里记录的,是6月2日晚,防疫人员在雨中运送物资的身影:在一辆三轮车上,防疫工作人员紧握一面党旗,顶风冒雨奔向前方;夜色里党旗迎风而动,雪白的防护服分外抢眼,远处的背景是万家灯火……

“打出党旗就知道,考验的时候到了”“党旗所指,行动所向”“关键时刻,党员一定会站出来,站到队伍的最前面”……网友说,这面鲜红的党旗像定心丸,传递出安定人心的力量。

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在这场硬仗中,广州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让一面面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一个个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广州市委组织部印发通知,动员全市3.9万个基层党组织、75万名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市直机关和市属国企党员突击队162支,选派市、区两级最优秀的后备干部充实到防控一线,成立66个临时党支部、602个临时党小组。全市共有社区“三人小组”3456个、11272人……广州调集精锐力量下沉一线,配齐配强社区服务保障力量,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十项措施”和关心关爱基层一线抗疫人员“十项措施”,同时从严从实抓好监督执纪。

一个多月来,“白衣战士”精锐尽出,基层民警通宵奋战,志愿者一呼百应,疾控“侦探”筛查追踪,“广州街坊”、物业管理人员、网格员、快递员……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为引领,广州疫情中各种力量、各方资源被带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同守护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个人认为,广州防控的经验总结,将对全国很有帮助。”6月25日下午,在广东省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

6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表示,广州用了两个潜伏期(28天)有效地处置疫情,属于相当不错的成绩。

经验值得总结,成绩仍需巩固。7月6日,广州市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强调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广州,再接再厉!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

海报制作 谭惠兰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莫伟浓

范特西篮球经理2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nji/16154.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垂直斜率,一建报名考试,马蓉资源,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