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广州资讯  资讯

国家推广11个水产新品种,三个是“广州造”

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公布推广虹鳟“水科1号”、禾花鲤“乳源1号”、翘嘴鳜“广清1号”、建鲤2号、半滑舌鳎“鳎优1号”、三角帆蚌“申浙3号”、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皱纹盘鲍“寻山1号”、文蛤“科浙2号、海带“中宝1号”、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等11个水产新品种。这意味着老百姓的餐桌上将迎来品种更多、更美味的水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1个水产新品种中,禾花鲤“乳源1号”、翘嘴鳜“广清1号”、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都是出自广州科学家之手。

禾花鲤“乳源1号”:为高寒地区居民提供增收渠道

禾花鲤在稻田里混养,以稻田禾花为食。它因鱼肉鲜嫩香甜,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鲤“乳源1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朱华平研究员团队联合乳源瑶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水产事务中心、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联合培育而成的水产新品种。

朱华平告诉记者,2010年他们前往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调研。在地处偏远的乳源,稻田养鱼这种农作方式在当地已有上百年历史。

禾花鲤“乳源1号”

“我们发现,当地不同地方的鱼的体型不同。体型较圆的品种,在稻田里成活率较高,且肉质更嫩。当地村民也说,体型圆短的品种更好养。所以我们按照村民的需求开始了选育工作。”朱华平说。

从2012年开始,朱华平团队开始了新品种的研发。他们从华南鲤稻田养殖群体和珠江水系北江华南鲤野生群体中挑选的200尾个体为基础群体,并且以生长速度和体型为目标性状进行选育工作。

他们经历连续5代选育,终于培养出生长快、体型短圆、跳跃能力弱的“乳源1号”。“我们希望把短圆的体型固定下来,但在过程中总有一部分体型又会变长,也不适合养殖。但是我们一直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前进,最终把短圆的体型固定下来。” 朱华平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禾花鲤“乳源1号”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合稻-渔综合种养的禾花鱼新品种。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禾花鲤“乳源1号”与普通养殖的禾花鲤进行对比

目前在相同的稻田养殖条件下,“乳源1号”相比普通养殖的禾花鲤,10月龄鱼生长速度平均提高29.3%,适宜在广东、广西、贵州、湖南等人工可控的稻田水体中养殖。这对于高寒地区种植稻谷的村民而言,“乳源1号”将提供另一种稳定的增收渠道。

翘嘴鳜“广清1号”:投的饵料少了,但产量更高了

翘嘴鳜“广清1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鳜鲈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叶星研究员团队联合清远市清新区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水产新品种。

鳜鱼又叫桂花鱼,刺少肉多。由于鳜鱼肉质鲜美、高蛋白的特点,被称为鱼中佳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据叶星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鳜鱼养殖只有数万吨,养殖数据刚进入中国的渔业统计年鉴。随后中国鳜鱼养殖规模增速飞快,2010年已经达到25万吨。

翘嘴鳜“广清1号”

但是鳜鱼养殖出现生长速度下降、抗病力弱等问题。“8两以下的标鳜,一般就不能上市,我们曾调研发现,在一个养殖周期结束时,鳜鱼中会有20%甚至25%的个体是达不到上市要求。”叶星表示,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鳜鱼养殖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科学的选育种研究,所以他们团队针对鳜鱼生长速度以及成活率两个目标进行选育。

从2012年起,叶星团队就开始进行鳜鱼种质资源的评估,对中国多个地方的种群进行了考察,最终从安徽省秋浦河、湖南省洞庭湖区收集的翘嘴鳜野生群体和宇顺公司的翘嘴鳜“华康1号”选育群体中挑选了600尾个体作为基础群体。“我们希望增加基础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来获得更好的育种效果,最终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叶星说。

“广清1号” 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科研人员在每代都建立了上百个家系,然后进行高强度的筛选:10公分选一次,年底收获时再选一次,两次总的选择率不超过2.5%。

“通过家系选育结合标记的应用,我们准确地挑出成活率高、生长好的家系,效果非常明显。”叶星说。

翘嘴鳜“广清1号”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广清1号”与翘嘴鳜“华康1号”相比,生长速度平均提高16.3%,成活率平均提高12.6%。这意味着养殖户投的饵料少了,但是产量更高了。

并且“广清1号”生长的均匀度也明显提升了,科研人员在收获时从做过比较,雌雄个体的生长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生产上也证实一个正常养殖周期结束可以实现整体上市。

历经8年培育出一个新品种,叶星感慨万千。“对于选择育种工作的科研人员,不要计较眼前得失,要耐得住寂寞,这个领域论文出的很慢也很难。”

在过去几年每年年底的收获期,叶星团队的科研人员要早起贪黑地到塘头,给数千条鱼记录采样。有一次她们遭遇龙卷风,大风把电线杆吹倒。科研人员就躲在一个小茅屋避雨,保护手中的笔记本电脑不被淋湿,但最终电脑还是没能保住。

虽然历经艰辛,叶星还是非常自豪地看到“广清1号”的养殖在全国各地推广,她觉得这就是对她们工作最大的认可。

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全是雌鱼,长速快可错峰上市

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勇教授团队培育了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

全雌,意味着“鼎鳜1号”全是雌鱼。张勇告诉记者,他们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雌性鳜鱼比雄性鳜鱼长得快。“长得快,就能缩短生长周期,降低养殖风险,这就是养殖户最喜欢的。所以我们才培育全雌的品种。”

如何培养全雌的品种呢?张勇向记者介绍了主要技术路线。因为鳜鱼的性别决定是XY基因型,即XX是雌性,XY是雄性。要获得单性的品种,就要从遗传基因控制开始,通过生产XX基因型的生理雄鱼,再与正常的XX雌鱼交配,生产出子代都是XX基因型的全雌鳜鱼。

生产XX基因型的生理雄鱼便是关键一道坎。因为诱导出来的生理雄鱼可能不具备繁殖功能,会出现性腺发育畸形、精液无法挤出等情况。张勇带领团队通过持续跟踪鳜鱼性别分化发育过程,确定了鳜鱼性别发育的关键时期和生殖内分泌调控的时间窗口,优化了人工诱导的方法和时机,精准诱导出了具有繁殖功能的XX生理雄鱼。

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

普通鳜鱼是雌雄混合的,经过人工诱导后,XX生理雄鱼和XY正常雄鱼无法区分。张勇团队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比对的方法,开发了性别特异分子标记,极大地推进了人工诱导后生理雄鱼亲本筛选的进程。

“我们还开发XX生理雄鱼精子冷冻保存技术。以前做苗种生产需要带着活鱼进行配对繁殖,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太多。现在我们把XX生理雄鱼精液保存了之后,方便携带到其他地方培育,也可以突破时间限制,进行反季节培育,这样就解决了规模化推广的问题。” 张勇表示。

“鼎鳜1号”的突出特点就是长得快,目前在5个月内的养殖期,该品种比普通翘嘴鳜长速快20%。根据该鱼长速快的特点,再通过控温早繁技术,3月就可出苗,再养120天,7月份就能达到上市规格。“七八月份是市场最缺鳜鱼的时候,我们的鼎鳜1号能在价格最好的时候上市,这就受到养殖户的欢迎。”张勇说道。

从2009年开始,中山大学团队就开启了“鼎鳜1号”的育种历程,经过10余年终于获得成功。张勇说,每个从事鱼类繁殖育种的科学家,都做好了长期奋战的心理准备。“每一个品种要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鳜鱼繁殖周期比较短,1年就可以性成熟繁殖,像石斑鱼和草鱼这些要四五年才性成熟的品种,要选育出新品种得花二十年时间。做出一个在全国推广的新品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他自豪地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龙锟、叶作林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佐仓カオリ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nji/27353.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最终幻想里番,论文数据库,荣威rx8销量,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