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资讯  资讯

打造魅力艺创门户!南沙曾经最“甜”的地方将大变身

“机器轰鸣,日夜歌唱啊,梅山糖厂你为四化贡献力量,你是珠江口上的明珠,放射着灿烂夺目的光芒……”一曲嘹亮昂扬的《梅山糖厂之歌》将记忆牵回了20世纪八十年代。

驱车至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工业路与黄阁南路交汇处,“梅山工业区”的牌子随之映入眼帘,步入其中,已经完成全部租赁企业迁出的工业区稍显冷清,宽敞的工业区内,生产车间、原糖仓库、烟囱等厂房和设备停摆多年,只剩枝繁叶茂的树木用高大的身躯诠释着生命的力量。

“要看糖厂,码头是第一站,你看,那就是我们的起蔗码头。”顺着梅山公司办公室副主任黄建明的声音往远看,三台20余米高码头吊机矗立在蕉门水道边。过去,糖厂对于蔗源依赖较重,而甘蔗都由水路运到工厂,起蔗码头自然成为了糖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9年8月21日,梅山糖厂码头获评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牌匾正式挂牌。

成捆成捆的甘蔗不间断地运至码头,在码头用吊机转移卸货过磅后,通过输送带运往码头身后的压榨车间,榨出的蔗汁被泵到制炼车间,通过过滤、浓缩、煮糕、助晶、分蜜、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制成白砂糖。

“那时候,一进厂区大门就能闻到糖的香甜,厂区里更是充满甜味。”

“那时候,码头边船舶汽笛声、机器轰鸣声从早响到晚,工人三班倒、机械不停转,夜晚的厂区内也依旧灯火通明,就连几公里外的村庄都能看见。”

1982年建设中的梅山糖厂

日榨甘蔗6000吨跻身大型制糖企业,1980年筹建、1982年兴建的梅山糖厂仅用了20个月的时间,便在一片荒凉的滩涂上建成了日处理甘蔗2000吨的一期工程,并顺利投产。接着又用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第二期扩建工程,跻身国家大型制糖企业的行列。谈起梅山糖厂的鼎盛时期,梅山公司保安部经理王成水满脸自豪。

梅山糖厂是当时番禺县最大的现代化制糖企业,因而也成了很多年轻人憧憬未来的逐梦之地。王成水告诉小南,不少大学生、中专生毕业后,纷纷进入糖厂工作。“最多的时候,一年招了80名大学生,当时工厂里足有2000多人,大家三班倒上班,厂区里一片忙碌。”

时代更迭

利用闲置设备顺势组建热电厂

1993年,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区域农副产品结构发生调整,甘蔗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据了解,从梅山糖厂日处理甘蔗6000吨的能力来看,入厂蔗量起码要在40万吨以上,产糖量在4.5万吨左右,企业才能保证赢利。而当时蔗源紧缺,蔗价上扬,成本上升,糖厂出现严重亏损,转型求变迫在眉睫。

恰逢广州地区发电量严重不足。“当时整个广州用电十分紧张,只能采取分片区停电,停电对于城区居民来说是家常便饭。”而糖厂停榨期间闲置的发电设备也由此受到广州市政府关注,梅山热电厂应运而生,直至1994年9月新装容量5万千瓦的机组投产,热电厂总装机容量10.5万千瓦,为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力调峰限产,梅山糖厂及热电厂两大支柱产业出力不足,梅山大刀阔斧对长期亏损、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实体实施“关停并转”,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步兴建梅山工业区,实现企业重大的战略转移。1995年10月,招商引资工作正式拉开序幕,至2005年共吸引30余家企业落户。

梅山公司集中精力,重点抓好发电生产,发挥企业土地、能源的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逐步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一流的梅山工业区,以此为目标,梅山企业经营格局基本定型。

2011年,梅山项目纳入南沙区“三旧”改造标图建库范围。紧随南沙区经济发展,2017年3月31日,梅山热电厂关停,梅山工业区内33家租赁企业全部迁出,工业区土地由南沙区土地开发中心收储。

创湾区门户

激发活力打造湾区魅力艺创门户

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的场景已被写入历史。随着亭角地区的区域交通环境逐步改善,周边区域明珠湾区、蕉门河片区等的建设发展,亭角自身山水环境、工业遗产等特色优势将逐步显现。

记者从南沙新区亭角地区控制性规划获悉,亭角地区未来将与周边功能组团差异互补,利用其自贸区优势及特殊的产业遗存背景,聚集艺创产业,凝聚门户活力,融入文创、工业情景等元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顶级的魅力艺创门户,绿色创意休闲及科技文化产业综合发展区。

根据规划,亭角地区将形成“一轴一带、一山多廊、三核四区”的总体结构。其中一轴为贯穿基地中部的艺创发展轴线,将串联蕉门河北岸核心板块,沿线布置创意设计孵化平台、艺术设计产业服务平台、艺术装置等艺创产业服务设施。

备受关注的“三核”则包括了创意港湾休闲核 、艺术聚落创享核、文体天地服务核,将以“艺创南湾”为主题,构建当代艺创中心,并通过疏密有致,中强度开发的滨水空间界面,形成紧凑多样,功能丰富的核心艺创区。借此活化梅山糖厂工业遗址,梳理场地内交通,构建整体空间通山达水的湾区级艺创聚集区。

针对梅山糖厂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有关规划显示,将着力保存丰富历史工业遗存,评估现有结构的质量、易重用性和可重用性。有选择的保留有价值的工业建筑结构,再将新结构植入其中,将从前的工业核心区转化为独特的艺术核心区。透过对原有工业景观的恢复与修缮,在赋予其新的功能和内涵的同时,激发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创造出创新、共享的现代艺术氛围。

耿旭静 林丹贤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耿旭静 刘伟、梅山公司供图

叶碧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汇添富医药保健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