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资讯  资讯

​这9个年轻人,为广州干了一件大事!

如果你想查证一下你的家族的来龙去脉,你要去哪里找?

如果你想了解你家或者你单位这块地域的历史发展情况,你如何查?

如果你正在写有关广州历史文化题材的论文,需要马上查证一些资料,怎么办?

历经20多年的积累,9个广州年轻人自费建立的“南国古韵数字图书馆”已经运作了一年有余!这里可以给你提供大量的丰富的历史素材。

余国祥部分藏书。

从实体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

余国祥,一个地地道道的广州本地仔,也是一个“疯狂”的广州历史文化爱好者。

余国祥住在老城区的德政中路,距离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几百米。可能是周边奇离古怪的各种地名和街名的缘故,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读初中的余国祥就开始迷恋上历史,特别是广东、广州本地的历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从此,余国祥走向了一条“买书”之路。买书,买书,还是买书,无论去哪里,无论干什么,余国祥总是不忘买书。现在家里不大的房子堆满了书,总数超过一万册,费用超过20万。

其实,在广州民间,像余国祥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是一个群体。随着腾讯QQ、微博以及后来微信的出现,余国祥认识了一批同道中人。随着“朋友圈”的扩大,他们经常定期和不定期地在一起去买书、一起讨论、一起研究广州本地文化。

康志斌,圈内称其为康师傅,从小喜爱阅读,自从2014年着迷于历史文化后,开始不断购买有关广州为主的地方文史类书籍。余国祥、康志斌等人在2016年的在某次闲聊中,聊到其中一点是,大家手上的地方文献类书籍,总数有几万册,已经比较丰富,但分散于各人,如果能把这些书联合集中起来,对于方便研究课题有很大帮助。

于是,他们开始到处寻找一个能容纳这些书籍的地方,曾经联系过海珠区南华西街等一些地方,后更换多个地址选点,最终得到万木草堂的帮助,馆址设于万木草堂陈列馆阁楼,实体图书馆得到初步的实现。

实体图书馆开起来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有了。最大是问题是,“同道人”都是各有各的工作,不可能也没有能力设置一个专人来管理这些书籍。

鉴于开设实体图书馆所面对的困难,有什么能找到一个不需要占用太多空间,又能实现设想的方法?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诞生了:数字图书馆。

曾经开放的万木草堂藏书室。

9个人各司其职运营一年有余

最后,余国祥、康志斌等9个人组成了核心成员,各负其责,开始把所有的业余时间投入这史迹及文献数据整理工作。

马文沾负责查证整理的广州市各区乡村祠堂(祠、厅、家塾、书室等)名录,包括现存和已湮灭的祠堂,是研究各乡村历史发展脉络、文化景观和宗族文化的参考要素,并且整理了划时代意义的民国时期马路街巷名录大全,现时已推出了海珠区部分,里面收录了大量的民国建筑地址、类别等等信息,对于考证民国时期广州的历史相当有作用;余国祥负责整理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名单”电子表格,包括广州市各级各批的文物保护单位、各批历史建筑名单(含未入选的推荐名单);康志斌主要负责硬件维护和民国文献的收集;余国基主要负责当代文献的收集;罗盛裕专攻科举史料的整理;黄景志主要负责数字图书馆的整理和分类等等,还有另外几位管理员则负责广州以外地区文献的收集,为图书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献而且还聘请了几位女生负责处理文献等等。

南国古韵数字图书馆界面。

其实,早在2015年1月,他们就组织了一个名为“南国古韵历史文化研究会”,主旨为由业余爱好者自发组成的非盈利性文化团体,以来注重学术氛围、文化传承和文物保育,保持与文保人士的密切交流。在这个组织成立四周年的时候,也即2019年1月“南国古韵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馆。

广东地区,有全国著名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也有“广州国家档案馆”等,现在又成立“南国古韵数字图书馆”有什么意义呢?南国古韵数字图书馆倡建者康志斌说出了其中的独特之处。

南国古韵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徽。

首先,很多馆藏书籍查阅甚是不便,相关地方文献仅有广州图书馆等少数公共图书馆可提供借阅服务,而藏有较罕见且史料价值较高文献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等机构,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去查阅,且查阅方式相对不便,使有限的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有关广东和广州的地方文献浩如烟海,在这些典藉中查找相关信息如同大海捞针,并不是每一位使用者和读者都能掌握检索法门。

再者,相当一部分文献的实体形式已存在不易寻见、不宜翻阅等情况,而数字形式的文献更便于使用。

所以数字图书馆将相关的地方性资料集中分享,希望更多人能投入到本土历史文化的研究当中。

广东地区古旧地方志数据库

电子文件数量数万个体积已超过3.8TB

1921年2月,广州正式设市,这是全中国第一个“市”。从此,广州走入新纪元。为了有利于广州市的城市建设,为了记录广州市的市政发展,开始编印《广州市市政公报》,以月刊形式每个月出版一期。《广州市市政公报》内容广泛,猎及市政建设、民生活动、军警巡防、社会教育等各项,除以文告、规程、布告等形式登载外,还有市政著作、译述、条陈、论说等多项国内外市政咨讯。《广州市市政公报》对广州市的早期发展作了详细的纪录,是研究广州市市政建设及城市发展不可多得的重要档案和资料。

该图书馆就收录了从69期到抗战胜利后复刊的第17期,共507期。其中缺第139期、第546-551期、沦陷时期1941年第15期、1946年复刊第4期。

部分民国史料,当然内容不仅仅这些。

南国数字文献包括岭南(包括广西、海南)地区,尤以广府地区为主的一手史料、地方志书、地区文史资料、历史研究著作等文献,是研究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广东地区为主的各地各姓族谱,是研究各氏族源流、派衍、发展历史等的重要民间文献;岭南地区重要历史人物的文集、当代本地政府公布的重要的代表性文件档案资料;广东各地各类文化遗产的文献资料、岭南地区为主的高清古旧数字地图等。

该图书馆还包括以中国史为主的古代近代各类史书典籍、历史著作等文献的全国性的史料,全国范围的文化遗产、文化史等相关文献,各类目录、辞典、年表等文史工具书文献,地理地图、文史类相关读物等参考资料。

据初步统计,目前正在共享的电子文件体积已超过3.8TB,文件数量数万个(种数未能统计,因部分文献由多个文件组成),文件格式均为PDF,全部可在线查看使用。

《广东省城合族祠表》。

免费注册免费阅读免费使用

数字图书馆采用NAS数据存储服务器作为载体,运行后相当于网络硬盘。服务器及存储数据所需的实体硬盘,是由图书馆管理员集资购置的私有财产,康志斌负责服务器的选购和日常维护,他说:“可理解为一台服务器,主机放在我家,要通电通网才能保持图书馆的运行,当初购置设备花费颇大,而且还有每月高额的电费和网费,硬盘总容量现已升级为8T,这也是一笔费用。”

几位数字图书馆管理员一直表示,他们只是资料的“搬运工”。管理员余国基说这是通过多年的积累、汇合才形成庞大的资源库。共享资料大多数来自网上已公开公布的数据,比如公共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在网络共享的电子资源,也有部分是管理员自制的数字化文件,还有管理员自费购买的资源和网友友情提供的资源。而且多数数字资源由不同网友共享于各网络平台,无法全部查证出最原始的提供者,因此共享资料无法逐一注明来源。”为尊重版权,并保障服务器正常运作(下载时会加重机器运行负担),因此数字图书馆内所有资料暂不提供下载服务。其实在线阅读的功能已经基本能满足读者的使用需求了。

数据存储服务器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以“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为原则,图书馆为何坚持免费使用,目的在于促进学术交流、实现资源互助共享。读者只要搜索微信公众号“南国古韵历史文化研究会”,在文后留言提供的用户帐号及联系方式(QQ或微信号),管理员将会为您注册(收到回复即注册成功),即提供自定义帐号,至少6位字符,可字母、数字混合,但不包含特殊符号和汉字。读者收到管理员回复后,即可输入帐号与初始密码88888888登录数字图书馆。

康志斌的藏书。

图书馆是在不断完善和不断上新中。比如最近新增的《民国广州地址名录·海珠区卷》,内容所载信息横跨42年,从1910年到1951年,包含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广州各大行业,如教育机构、商业店铺、政府单位、名人住宅等建筑物的地址门牌,并按街道片区详细分类,集合60余本民国书籍、上百份民国期刊、30余份民国报纸,务求让读者能够精准查阅,对研究民国时期广州历史有重要辅助作用,同时,也可提供给文物爱好者日常“扫街”寻古之用,期待发掘出更多的建筑史料。

由于工作量繁重,任务繁琐,图书馆管理员呼吁更多有志者能一起参与其中,共同提供更多数据或协助录入数据,以完成更多文献数字化项目,为文化事业奉献力量。

何有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罗嘉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