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魅力  特产

李务滋老一辈从化人都记得他

李务滋老一辈从化人都记得他

  说起李务滋这个名字,年轻人是没听说过了,但老一辈的从化人,却很多都知道他。可惜,我一直没找到他的照片。

  李务滋(1893-1974),号伯潜,广东省从化县(今广州市从化区)人。10岁时由村塾转至广州读小学,毕业后考入黄埔陆军小学第四期。辛亥时随邓铿参加惠州起义。旋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辎重科。1919年毕业后在北洋陆军第十二师辎重营当排长。后转山西督军署任中尉副官。

  1922年秋,李务滋返回广东,任粤军第一师上尉副官兼第一团军士教育连连长,第一团中校团副。1924年任粤军第一师第一旅上校参谋长。1925年7月国民军建立后,任第四军第十三师少将参谋长兼第三十八团团长,并任第四军军官学校教务主任。1928年任第五军第六旅旅长,第十八师中将师长兼惠州绥靖公署主任。曾先后参加北伐援赣之役、西江讨陈(炯明)伐沈(鸿英)之役和广东政府两次东征。

  驻惠州期间,李务滋募集资金修复毁于战火的省立第三中学校舍,恒被邑人称为美举。而他的另一美举,是由邑人梁葆真捐地,李务滋募得万金,在惠州荔浦建“纪邓山庄”(纪念粤军已故上将邓铿)。纪邓山庄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有精庐、仲元林、荷花池、纪念亭等建筑,种植了榕树、铁树、木棉和花草等,整个山庄非常秀丽(1985年已毁)。1937年,李扬敬请国内著名建筑师刘既源设计,筑仲元亭于纪邓山庄南面,遂成为西湖一景点。

  1929年,李务滋辞职。他在广州时,住在梅花村。1932年6月出任军事参议院参议;同年8月任从化县县长,时城郊蓝田地区,每年夏季常发洪水,李务滋动员军民修筑了一条3000多米长的蓝田基围;还建成了城郊、龙潭、神岗大坳坝水利工程,解决了黄场、康村、陂下以及大坳村一带的旱灾;修筑了街口圩至太平场,街口圩至温泉、良口圩,街口圩至棋杆圩等地的公路。

  李务滋任从化县长时,感觉街口地区河东河西人来人往,却没有过河的大桥,十分不便,李务滋打算建造一座桥,造福桑梓,但苦于资金缺乏,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当时陈济棠任广东省长兼国民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务滋便找到这位老上司,向他解释,从化的战略地理位置,何等重要,是广州与韶关之间的关隘咽喉,万一南京政府南攻,广韶铁路中断,广州的大军难以驰援粤北,蒋军便可长驱直入,所以保护铁路是十分要紧,从化的公路公交,不可不保其顺畅。而且从化沙梨园机场也是个不可缺少的机场,必须在街口兴建大桥,才能发挥这个军用机场应有的作用。

  陈济棠一听,甚有道理,大笔一挥,拨了一笔款子给李务滋兴建街口大桥,这是一座水泥钢筋桥柱,枕木铺面的现代大桥,从此两岸民众来往方便多了,当地经济也因此繁荣起来。所以当地人说:李务滋不花从化一分钱,就把街口大桥建成了。

  李务又与西南航空公司的刘沛泉、广州名医梁培基、律师陈大年等人,组成从化温泉建设促进会,积极开发温泉风景区。并拨专款筹办县师范学校,振兴全县教育,在当地颇获称赞。

  1936年9月李务滋出任新会县(今新会市)县长,他上任伊始,即指示财政局和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拟订具体办法,清还前任县长拖欠县立学校教师的工资。适逢日军进攻新会,他任第四战区第五挺进纵队司令,亲率参谋人员上前线月授陆军中将,任第四战区五邑民众组训处主任,广阳守备区指挥官。1940年1月李务滋卸任时,新会邑人在天亭圩建“邑侯李公去思碑”。

  抗战胜利后,李务滋于1946退役。1947年当选从化县参议会议长。1948年二度出任新会县县长。1949年移居香港,1958年迁居,1974年9月26日在去世。著有《新会抗日战争第一年忆述》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广州从化名人简介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