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文化  文化

广州致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市民盛赞乐享

  “天王故里”、“盘古王诞”、“古村落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名片越擦越亮;“送文化下乡”实现街镇全覆盖;先后29部文艺作品在全国和广东省、广州市获……自2014年广州市花都区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启动以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据悉,广州市花都区近年以“打造特色,打响品牌”作为重头戏,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了多张具有花都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创精品迭出不穷。同时,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送文化下乡”,让市民在口,也能享受到“文化盛宴”。

  每年的九月,位于广州市花都狮岭的盘古王公园都会迎来一场盛会——盘古王民俗文化节。当地市民,以及来自珠三角各地乃至海外的广大游客齐聚于此,感受“全民齐跳盘古舞”的热闹,同贺“盘古王诞”,竞烧“头炷香”。

  作为广州市“一区一品牌”的盘古王民俗文化节,近年在花都的精心组织下,不仅活动的规格和规模更上一层楼,对盘古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进一步得到提升。2015年,盘古王诞被列入了第六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首次升格为中国(狮岭)盘古王民俗文化节。中国盘古王文化研究会也在同年成立,旨在对花都盘古王文化进行研究、、传承,促进其发展。

  花都具有丰富多样且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节庆活动有盘古王诞、水口村投灯活动、花东东南亚侨文化活动等;民间工艺有广州灰塑、金银线绣等;古村落有塱头古村、洛场村、三华村等;民间艺术有客家山歌、粤剧等;现代园艺主要有瑞岭盆景、香草世界、梯面油菜花和赤坭九曲画廊……”花都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何扩大这些特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并打造其为花都的文化名片,是该局近年工作的“重头戏”。

  近年来,广州市花都以街镇为主体,区、镇结合,引导各街镇积极推动特色文化建设,形成了花都区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区域文化氛围。狮岭‘皮革皮具文化节’、花东‘东南亚侨文化’、炭步‘古村落文化’、梯面‘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文化’等区域文化品牌越擦越亮。

  “以梯面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文化打造为例。梯面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举办了油菜花节系列文化活动。这不仅吸引了大批区内外游客,还成为新兴旅业的消费热点,全年100万人的全镇客流量,能带来2000多万元的旅游综合收入。”梯面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打造特色文化名片的工作,还走进了企业及学校。“我们依托汽车、珠宝、音响等花都特色产业优势,定期举办汽车旅游运动文化节、珠宝文化节、音响文化节。”花都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同时,我们还引导全区中小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文化体育创建活动,如七星小学的‘跳绳文化’,杨屋第一小学以杨氏太极为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都是花都区校园文化中的璀璨星光。”

  文艺演出舞台前掌声阵阵,体育活动区欢笑连连,“非遗”展示摊位人潮熙熙……这是2017年花都“送文化、体育下乡”活动启动时的场景。花都区新华街街坊们在口,享受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今年已经66岁的街坊杜阿姨对这次活动赞不绝口,“这样的活动太好了!既观看了精彩的演出,又感受了丰富的‘非遗’文化,还让我这把‘老骨头’活动了一番。”在体育游戏区滚完铁环后,虽然有点气喘,杜阿姨的脸上却是笑开了花。

  自2014年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开展以来,广州花都区积极丰富送文化下乡的内容和形式。广泛开展电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书籍、展览、培训“六下乡”活动,实现“六下乡”活动全年每个月、全区每个街镇全覆盖。各类“流动图书馆”、“流动电影院”、“流动文艺舞台”、“流动展览馆”遍及城乡和企业、学校,群众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幸福”。

  在过去的文化服务当中,文化权益经常受到忽视。为保障这部分人享受到普惠性的文化服务,花都区图书馆完善少儿图书馆和盲人阅读区功能;文化馆定期举办针对老人、少儿、残疾人、农民工的文化艺术培训班;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广州民俗博物馆免费向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学生、外来务工人员。

  民间力量的加入让花都市民的“文化盛宴”更添“佳肴”。新华的“大师堂艺术馆”、“珍宝艺术馆”、狮岭镇的“阳光6号”皮具文化产业创意园等一批民间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不断涌现;扶持民间文艺活动,发挥民间文艺团体力量,定期开展公益培训、讲堂、展览等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此外,广州花都区每年还轮流举办“文化欢乐节”、“街镇文化节”、“花都合唱节”。 这三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花都区常态性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和特色文化品牌。同时,每年都会举办的新年音乐会、慰问外来务工人员文艺晚会等主题性文化活动也都有声有色,反响热烈。

  近年来,广州花都区文艺创作硕果累累,精品迭出。两年来,花都先后有29部文艺作品在全国和广东省、广州市获。

  2016年4月,花都区青年舞蹈团原创舞蹈《抢头灯》先是在广东省第四届岭南舞蹈大赛中获得银随后又在央视编录,这是花都区首个舞蹈节目在央视频道亮相。

  2015年,在广东省第八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上,花都区创编的南音弹唱《最美的新娘》获得曲艺类金,创编的戏剧小品《最美的未来》获得银。

  “广州花都区财政每年投入17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各文艺团体开展文艺创作,组织开展各种文艺、雅集、交流采风等活动,设立‘优秀文艺作品’,鼓励文艺界出精品、出人才。”花都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重赏”之下,花都有一支队伍表现尤为亮眼,不仅在国内率获大,还在国际比赛中受到高度认可。那就是花都区合唱团。

  花都区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3月,60多名队员来自花都各行业,由全国著名指挥家廖原先生担任指挥。

  成立7年以来,花都区合唱团几乎成为了国内比赛的“获专业户”,“成绩单”上包括:首届中国南方国际合唱艺术周成年混声组金、第十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成年混声组合唱金、首届“中华红歌会”最高“中华杯”大、广东省第十届百中华合唱金、“2016三亚国际合唱艺术周”比赛(混音组)金第一名等。

  除此之外,合唱团还两次登上,并在星海音乐厅举办了合唱艺术音乐会。

  “成立7年,花都区合唱团从一支默默无闻的业余团队逐步成长为一支训练有素并享誉国内外的文艺队伍。如今,花都区合唱团已成为花都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花都区文广新局负责人说。(广州市文明办 花都区创建办 文广新局供稿、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