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文化  教育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五次会议第8128号建议的答复

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五次会议第8128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通过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推进中国特色公民教育的建议”收悉,经商中央文明办,现答复如下:

  2013年,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2016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教育部、中央文明办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课程教材编写和德育实践活动中已经得到全面落实。

  2012年以来,根据中央要求,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2017年秋季学期开学,在全国义务教育起始年级投入使用。在三科教材编审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材中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国家主权意识和法治教育等内容,教材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育人导向更加突出。

  教材编写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特点,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的原则,专门研制了三科教材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方案和实施图谱,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精选相关学习内容,设计栏目活动,采用多样的呈现方式,促进学生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力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突出价值观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教材编排设计一是依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核心价值观;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由近及远,结合学生不断增长的年龄和阅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核心价值观;三是采取循环往复、螺旋递进的呈现方式,强化教育效果,引导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层层推进;四是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五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机结合,使教材富有中国文化风格和精神气息,帮助学生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中涵养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品德。

  语文统编教材利用语文学科善于熏陶、感染的特点,将核心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并很自然地体现在整个语文教材设计之中。主要通过单元主题、选文、作业系统、综合性学习四个方面具体落实:一是按照思想主题组织教材单元,集中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通过选文呈现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在发展语文素养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单元导语、作业系统,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有计划地分类编排成语、名言警句,如惜时、好学、立志、诚信、爱国、求新。四是利用综合性学习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

  历史统编教材注重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通过具体、丰富的史实,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将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分时期、分阶段地逐步展现出来,并加以贯通。教材通过重点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密切联系的史事,使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始终贯穿在历史教材中。据统计,在全套六册历史教材中,直接和间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点占到80%多,力图做到历史教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覆盖和全面体现。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注重政策引领。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改进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充分发挥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和学校管理的德育功能,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15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加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明确提出“爱党爱国爱人民、诚实守信有担当”等中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

  二是注重文化育人,营造良好氛围。教育部指导各地各校挖掘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加强图书馆建设,提升藏书质量,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或书写上墙,让学生熟练背诵。利用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和重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充分利用板报、橱窗、广播电视网络等设施,营造体现主流意识、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氛围。2015年,教育部广泛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2016年开展“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市开展“国学大师进校园”“劳模进校园”等活动,实施校园文化示范校创建工作。

  三是完善实践育人,形成长效机制。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广泛开展以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教育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广泛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等活动。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一是中央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各地抓住清明、六一、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坚持网上签名寄语与网下道德实践相结合,开展清明祭英烈、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年来,网上活动累计参与5.5亿人次,留言寄语2258万条,产生了良好反响。

  二是扎实推进文明校园创建。2015年,教育部、中央文明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大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要坚持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优美环境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等“六个好”的标准,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学管理全过程和各方面。2017年,教育部、中央文明办联合召开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制订下发《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题主线,要求学校大力开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等各类学习教育,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内容,推动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三是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的导向作用。中央文明办多次修订完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并组织年度测评,推动各地做好核心价值观精品课程研发,让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各地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明礼仪养成等各类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据工作安排,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即将发布。高中新课标发布后,教育部将启动高中各学科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更好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除了在规定国家课程外,留出16%-20%的课时由地方和学校自主安排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不同需要,使学校教育更丰富多彩和有特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规定学生毕业学分中,学习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至少达到6个学分。教育部鼓励地方和学校利用这部分课时和学分开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地方和校本课程,并将进一步加强指导管理,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央文明办将继续协调推动中央文明委相关成员单位,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一是持续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创新德育载体、丰富德育内容,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通过评选表彰文明校园,把“六个好”的创建标准切实落到实处,提升学校育人环境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三是继续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加大学校德育教育的权重,确保核心价值观融入贯穿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继续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教育学生的名言警句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