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文化  文化

王海龙:人类学渊源与北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得失

王海龙:人类学渊源与北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得失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是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它的内涵包括人类物质文明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北美因其特殊的历史和文化原因,较早引发了遗产保护的意识。在其制定和施行政策法规的过程中,进行了早期的探索并遇到了不同的困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北美遗产保护的一大特色是人类学思想理论的介入和指导。从“文化救险”到多元文化乃至立法理念的确立,人类学思想都在其间扮演了重要角色。遗产保护不仅是一种文化策略,而且是从事人类文明研究和指向未来的事业。北美地区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探索与得失值得思考、研究和镜鉴。

  美洲曾是一座文化遗产存储及发展的宝库和发起相关保护的策源地。因为远离欧洲旧,它有着自己丰厚而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延续了数万年。但自16世纪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列强开始竞相在美洲开拓海外市场并渐次实行扩张和殖民活动。这些活动无疑破坏了当地原住民文化的发展,但也以另一种形式植入异质文化形成了平行发展之参照系。18世纪晚期以后,随着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及欧洲势力在美洲竞争之尘埃落定,文化保护问题渐次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由于这里有着众多的民族和各类不同种型的文化,美国堪称世界多元文化的大熔炉,因此,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方面,它比世界其他地区先行了一步。从欧洲中心主义到今天强调文化平等和多元文化共容政策,美国和北美文化的发展及完善,特别是它们在文化遗产保存及法规发展方面进行了先期探索,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遗产传承及文化政策制定方面有着较为积极的借鉴意义。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毋庸讳言,它们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和传承的理念以及规则的制定方面也走过弯路、有着种种值得思考的教训。本文拟提纲挈领地追溯在探索和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继承及保护过程中这些文化理念建立和制度化发展的主要脉络及过程,并兼述文化人类学思想对其决策的影响。

  美洲原住民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无数年,文艺复兴以后的地理大发现改写了他们的命运。欧洲在海外扩张和殖民缘此开始,它先以小规模和探险形式发展,其后渐渐成了其帝国殖义发展的主流。大约18世纪始,出现了作为通俗媒介且富宣传效应的文人小说,它们往往以猎奇性来描写奇幻海外世界,比如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普累伏神父的《曼侬·雷斯戈》、夏多布里昂的《阿达拉·勒内》和其后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等,都描写过探险美洲故事和“高贵的野蛮人”主题。美洲的蛮荒与浪漫、丰富与神奇通过这些通俗浪漫文学作品曾为奔赴美洲探险淘金潮流推波助澜。此后,欧洲人用殖民手段硬性地试图改写美洲历史,但在占据这片土地后却发现了它的历史血脉跟其过往历史不能分割。不管从角度还是在经济和文化上,人为地割断这块土地的传统就等于,于是,保护美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此时就被真正提上了议事日程。

  巧合的是,那个时期也是美洲新学术思想甫定和开疆拓土的时期。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文化人类学作为一个重要学术流派乃至思想意识形态方式走向学术史前沿和历史舞台。美国人类学的流派特色是其倡导的文化相对主义,它反对“我族文化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的观点,反对文化优越论和文化进化主义,而提倡文化本身并没有“优”“劣”和好坏之分,倡导文化是伴随民族生成的有机产物。这一学说主张,某一种文化的行为不应该由其他文化持有者的观点来评判,而只有从该文化持有者本身的标准和价值出发,才能够了解该文化的本质。

  以弗兰兹·博厄斯为代表的这一文化相对主义人类学派,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并成为其后世界文化人类学派的主流。文化相对主义人类学家主张平等地尊重世界多样性的文化存在,并进行大量的文化考察和田野工作。这一学派对美洲印第安文化部落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并力图保存、抢救和复活很多濒临灭亡的语言、民俗以及图腾仪式等。这种文化相对主义的主张后来受到了普遍的肯定,并由这种理论派生出了文化权和文化保留意识以及其后的道德伦理相对论等理念。这种理论和思想当然对其后美洲文化遗产探索、整理和保留的理念等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其实,远在政府和行政机构产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之前,文化人类学家们就已经从理论探索和学术实践中认识到了人类文明遗产保护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欧洲殖民者在侵入美洲大地以后,为了巩固其军事、和经济势力,他们迅疾地推行其强势文化、碾压美洲本土文化并摧毁当地“野蛮”“原始”的生态及民俗形态。但是这种强势推进的行政化灭绝行为引发了无数的社会矛盾和文化冲突,而且这些政策人为地割断了美洲文化传承的某种有机纽带。在社会大势初定以后,文化人类学家和各界有良知之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了这种异民族文化硬性植入之长远危害性。

  准此,那时的执政和统治者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认真对待和制定、贯彻保护美洲本土文化政策,而且开始重视文化调查和传承的理念。这些,应该归功于早期文化人类学者的呼吁和努力。文化人类学源自古代欧洲对不同民族文化及人类文明起源的研究思想。文艺复兴以后,随着科学大发现,人类学也伴随物质文明的研究对考古学、生物学等进行整合考量,拓展了对人类种族、体质测量以及进化等内容的研究,此学科遂蔚为壮观成了显学。

  初始之时,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大地印第安人文化实行和封锁政策。在前述背景下,美洲本土原始部族和文化被压迫且逐渐销蚀殆尽,大量久已传承了上万年的印第安文明在日趋灭绝。其时,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类学者急迫地提出要进行“文化救险”(Ethnographic Salvage)的口号。

  这种文化救险的目的就是要全力以赴去先行抢救、记录并保存本土的原生态文化,继承并研究它的传统,保存并锁定文化之根。当然,这里的一个主要内涵就是在保留本土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基础上,抢救性地研究并保存美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有机生命。

  这种文化救险的努力引发了全社会对文化遗产问题的关注并因之衍生出了迫切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命题。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千头万绪,但从本质上,它的核心范畴有两大类,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基本上涵盖了有形的文化和无形的文化。

  言及遗产保护话题,很多读者往往以为美洲特别是美国建国历史比较短,就误以为它们因“历史短”会缺少值得保护的内容,因之它们在这个问题上缺少权威意义或代表性。这其实是一种皮相之见。若言及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国家的历史,美国诚然很短,但美洲文明的历史却并不短。美洲有着丰厚的史前文化和百科全书般丰饶的印第安文明。同时,这里也不乏考古、语言、民俗和宗教的各种形态,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立体化的写照和宝库。

  除了纵的历史线索,在横的方面,美洲大地既有大量史前生命暨动植物物种,又有各种地理地貌奇迹和自然遗产,在文化遗产上,也有其得天独厚之处。譬如说,众所周知美国是个移家,是各种文明文化汇流激荡的发生地。世界上各个民族各种文化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它几乎有着全球最丰富的语言和宗教、最繁复的文明仪式和各族人的文化呈现。而且,随着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各地移民的涌入,几百年间它已然形成自己的文化风貌和独特形态,有着自己的古迹、和经济文明并以这种新的形态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这一切,都在以有形和无形的遗产形式给我们启迪,也以被保存的物化和精神化的形式成为人类文明坐标系的一部分。

  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不能够轻易抹煞北美洲的文明及遗产保护的意义,而且,相较世界有些虽然历史悠久但失于保护的文明而言,北美却先行了一步。现在,北美拥有着几乎最多的博物馆、人类学研究基地和大量史前文化及考古研究中心,而且建有大量人类文明遗产保护机构和系统的印第安文明研究基地。同时,北美也具有大量关于濒危或濒临灭绝物种及全球此类生物研究机构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北美地区做得还很不够,但作为先行者,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他们前行的脚印,审查一下他们行进中的得与失,对后来者还是不乏借鉴和批判意义的。

  前些年,在研究北美人类学电影史的时候,笔者发现了一件有趣的史实:20世纪中期,加拿大一个记录和复原因纽特原始文化的项目(原称“爱斯基摩原住民文化保留计划”),曾委托人类学摄影家爱森·巴利克西去进行救援性拍摄处在极地的耐斯力克部族因纽特人原始生活的文献片。那时候,由于西方文明介入较早,此地已经受到了某种“现代化”的同化。

  为了更真实拍出“原汁原味”的原住民部落文化,爱森·巴利克西跟当地头人交上了朋友并长时间生活于那做田野工作。他发现,20世纪20年代作为一个时间节点改变了那里的生活。在那以前,那里的因纽特人严格保留着他们几千年来的劳作和生活方式。在每年猎海豹、驯鹿和捕鱼季节,他们用宗教般的虔诚,遵循着古老仪式和各种混杂着神话图腾禁忌规矩的繁文缛节。在猎—渔收获期间,他们有严格的规矩必须人人遵守,否则整个部落不但有可能没有收获甚或会遭到天谴。

  在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原始的状态下,这种规矩行使了几千年。自然环境的严峻逼得大家必须精诚合作方能生存。人们的工作有明确分工,有经验的老人用虔诚的祈祷在冰河上寻找海豹的呼吸气孔,围猎海豹群更是一场合作的大战。生境的艰难使人们聚居并创造了种种仪式和规矩。这些规则不只是狩猎和劳动,还包括祭祀、猎物分配、社会地位和福利乃至经济公平和老幼妇孺救济、娱乐等都与劳动收获法则相关。千百年来,人们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遵循这些生命循环的规矩,似乎演绎着“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永恒流程。

  但是,这种永恒在20世纪20年代,被传教士的到来及一件偶然的工具的引入而彻底改写了。这个工具就是。作为文明人创造的工具,破坏了这里的劳动方式和生态平衡。它使得狩猎不必集体团结出征,也不必祈祷天神的福佑,而只需一个人在远距离就可以猎获大批以往需要很多人围猎或用非凡的努力才能猎获的海豹和驯鹿。

  更具颠覆性的是,它破坏了原来的分配方式。这种使用的猎获方式无需仪式更不需要团队合作,所获猎物无疑也只属个人。还必须指出的是,由此带来可怕的副作用是,由于打猎带来的便利和丰收,很快杀灭了这里几乎所有的海豹群;它在使猎获物大量积压浪费的同时,也破坏了那里千百年的生态。如不是后来被制止,这种破坏性的影响几乎是不可逆转的。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件看似孤立的工具或偶然事件,足以破坏一种文明和文化的延续。但是这个个案的影响到此还远未结束。现代工具的优越,颠覆了古老仪式甚至图腾和宗教的信仰必要,这种精神上的垮塌自然会引发文化信念的解体。年青一代因纽特人很难再延续他们古老的民俗和信仰,而且随着部落精神凝聚力的解体,他们对本民族宗教、风俗文化乃至习惯和语言都不再像先辈那样重视。

  他们引进的同时,也引进了教、各种现代工具和英语,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逐渐离开冰雪极地,移居到城郊住进了公寓。后来,年青一代因纽特人已经不再会说自己的民族语言并融入了现代城市。

  这就是人类学摄影家入驻部落时面临的情景。在跟头人和部落商讨以后,他们决定全部由头人和部落来审视自己民族文化之根,由他们自己来编排如何拍摄这部文献电影。人类学家和族人们决定以20世纪20年代为界,要拍摄引入以前的“真正的”古老因纽特人的生活。

  最后,他们把拍摄的时间基线年,以便尽最大可能保留千年因纽特文化的原汁原味。没想到,电影拍出后,在北美因纽特地区各部落试映时,得到的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年青一代因纽特人对电影完全不喜欢甚至。看完了电影,他们指着身边穿超短裙的女友和闪闪发光的新摩托车,抱怨电影拍得太落后、不真实,自己民族不是过这样的生活:“他们是野蛮人,我们则是文明人。”与之相反,电影在美国阿拉斯加地区被同化更久的老一辈因纽特部落放映时,部落观众看电影时竟感动到流泪。他们感谢人类学家拍摄出了他们逝去的生活实录,并将之视为记录他们文化史的珍宝。事实证明,岁月的历练和“被文明”愈久,他们愈能超出功利的考虑,而认真地思考并怀念珍惜自己文化的“根”。

  这里有趣的一对矛盾是,年青一代着急着脱离自己的文化,迫切进行“去民族化”;但真正“去掉”了民族文化的老一代,却因看到久违的民族文化写照而感动落泪。这个个案反映的已不仅仅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而且反映了文化内部的“代沟”,以及如何应付文化变迁和民族文化身份确认(cultural identity/ethnic identity)的新课题,这个问题也是极为复杂的一种文化现象。

  这个实例,向我们展示了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正意义。这种象征同时也给我们以启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保护和传承的,扩而言之,不只是哪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整个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根。

  在历史上,由于欧美殖民文化的摧残,美洲本土文化在迅速被摧毁甚至灭绝。那时印第安部落和文明几乎每日每时都在消逝。其种族、语言、宗教、传统、民俗、仪式、艺术、劳动技能乃至工艺传承等都在湮灭。此刻,美洲的文化人类学家率先组成文化探险队,深入深山、沙漠、热带雨林等人迹罕至的印第安部族,去做实地考察和田野工作。他们往往在部落生活多年,一字一句地学会部落的语言(这些语言大都没有文字、没有记录和语法书、词典,而只有随时濒临灭绝的口语),从事记录并保留其文化志。所幸那时恰巧发明了摄影术,这批勇敢的学者们,还尽其所能地为后人抢救性地忠实记录并保存了大量几乎灭绝了的部族残存的影视资料,俾使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这些文化遗存的痕迹。

  除了用笔记录及拍摄影视材料外,人类学家还利用当时刚发明的录音技术,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本土印第安部落的仪式、庆典、音乐、民谣和歌词等资料,这些也成了见证这些湮灭历史的宝贵的声音证据。此外,当时美国高等学校和文化机构,还开始大量培养人类学家和各类专业学者,从语言、文字、文化习俗领域入手培养人才,随后用视觉、听觉、文字等一切可行的手段去抢救性保存印第安部族的文化物证资料,并尽可能地去记录它们的神话传说、宗教礼仪、民俗信仰和工艺、歌谣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传承内容。

  在这个基础上,人类学家积极介入并影响政府和社会,从政策立法、人才培养、多元文化理念贯彻等方面入手,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着不少教训。这些都值得我们吸收和记取。19世纪以后,人类学家和教育机构的呼吁终于受到了社会和立法机构的注意,它推动人类文明遗产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

  首先,美国由国家到地方,都普遍制定了法律和政策,来保护民族文化和各类文明遗产,其中最著名者,1906年是以国家层面立法的《文物法》为代表。其后,美国国家层面又立法规定了具体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包括人工遗址等内容的保护、维持和传承的规则,开始创建国家公园和文明遗迹、文化保留区等具体立法;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来专职执行文物和文化遗产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务。规定,凡国家属地,包括水、陆、空,河流山川,考古遗迹、战场、军事和国家纪念地,历史街区和人文景观都属于法律管辖的范畴。对这里任何现状的改变都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程序的严格审视,从制度上对文化遗产保护赋予了最有力的保障。

  其后,美国又创设了著名的《国家历史保》。根据这个法令,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全国文化和文物调查,建立了国家史迹名录(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对相关实体和内容进行立法保护,其范畴包括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点、考古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物、历史文化区、遗址,同时对跟与上述内容相关环境的保护进行法律界定,阻止对其造成影响的开发和营建活动。这项法律极为有效地限制了对史迹、文物及相关环境和背景的破坏性开发、建设、改造及以各种名义进行的改变原址现状的活动。

  有意思的是,在法律声称最为严格保护私人财产权利的美国,为了严格执行对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的铁律,它又从国家层面规定了一项更为严格的法律。1935年,美国联邦公布了《历史遗址及古迹保》。这项法律规定,保护对国家具有重大历史文化意义的古迹、建筑和与之相关的文化遗产是一项基本国策,不管这些文化遗产属于国家政府还是属于私有财产。这项法律严格规定了文物和遗产的产权虽然可以私有,但它的文化权和遗产权却属于国家和民族的传承。任何个人,包括其财产的占有者和所属者都无权进行破坏和私自处置。这项立法有里程碑意义,它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更加严谨和完整。

  立法是一种制度性的保障,但法规的实行,还是要靠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意义的理解和行动的自觉。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贯彻和执行,对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在北美已经比较深入人心,相关政策和法律的施行也比较彻底。据不完全统计,从1906年到现在,美国仅从国家暨联邦层面制定的关于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令,就达52部之多。而美国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制定的相关法律则更是汗牛充栋。这些举措都有力地宣传和贯彻、推广了保护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使得这些法规和理念能够比较深入人心。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美国从国家、州到各个城市、社区乃至乡镇层面,都设有专职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机构。从联邦政府的历史遗产保护咨询委员会、国家公园管理局,到各州的历史遗产保护办公厅,再到各个市县的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及至各地的民间文化遗产管理团体和大量的民间草根组织、私人财团、非营利组织、个人捐款和志愿者的参与等,渐次对文化遗产保存形成了一种立体的结构。在这张立体网中,从法律到行政,从责任到权利都界限分明,使得遗产保护变成了国策并有制度保障,从而各部门得以互动并互相监督,形成有益的从上到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系统。

  在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工作中,从前一节所举拍摄因纽特部落人类学电影的个案,我们可以看出到底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用什么样的文化理念去保护它,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审视,以何等身份去保护遗产,其效果和成就可能会大不一样。

  此外,即使是从文化持有者内部的出发点去诠释和展示本族文化遗产,其呈现的结果也有可能不同。比如,因纽特部族个案中评价影片的观众虽同是本族人,但年轻人和老一代人就见解不一,较早脱离本族文化和刚刚脱离本族文化者的反应也大相径庭。这里面的“代沟”、认知变迁乃至跟切身利益是否相关诸因素,皆能引发出考量角度不同,最后得出的结论必然不同,研究者不可笼统论之。

  一般作为文化遗存持有者的目的,自然是希望尽其可能“客观地”保存其原生态的遗产。这个命题看起来平常,但如果掺入了使命执行者和操作者的实践,就很难界定何为“客观”和怎样“客观”。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实践者主体都是有文化立场的。但人类学和遗产保护的使命却要求一种“价值观超然”(value free)的态度,即不能用既定的成见去解释或褒贬他者的文化,也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去曲解别人的感受。

  这就需要用这种文化人类学之value free的立场,去培养“文化持有者”本土学者和研究家,使他们能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在20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学界开始提出要区分文化持有者“族内人”(insider)和“外来人”(outsider)不同视角,对其思维方式、描写立场和话语表达及影响进行立体考索的见解。

  从这个理论支点出发,人类学家肯尼斯·派克从语音语言学术语“phonemic”和“phonetic”匹配insider/outsider的概念,创造了“emic/etic”的描写理论。emic是指文化持有者本身的认知,它代表着内部的世界观,是本民族内部知识体系的传承者。而etic则代表着外来的、“科学的”观察(scientific observes),它代表着一种用外来审视和观察者的观念来认知、剖析异己的文化的观点。这种见解当然有可能“隔”或曲解别的民族的文化。但是仅依族内人自己的解释也可能会出现美化、讳言或拔高自己文化的现象。最好的方法应该是emic和etic的结合。人类学理论在促进这种结合上做了不少工作,而且还一直在为文化保存和文化理解—融合的目标做贡献。

  有了前述政策、法律的加持及护航,更兼有人类学新理论的支撑,在此后相当一段时间里,美国提倡多元文化的精神深入人心。特别是在当代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界,尊重不同文化价值观,平等对待不同宗教、哲学伦理和文艺、科技等价值领域的提法更是人们的共识。比如说,美国政府在对印第安文化的收集和保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当然,在施行和实践过程中,这方面的教训也不少。

  如前所述,因为历史原因,美国殖民者对印第安文化有过毁灭性的戕害,其后因为负疚心理和其他因素,他们开始着重施行对印第安文化的保留和搜集工作。百多年来,在这方面积累了相当部分的经验和教训。

  近现代以来,北美开始倡言贯彻实施文化多元政策。在美国,几乎随处可见印第安文化保留的遗迹——其实它们有的并不仅仅是“遗迹”,而是融入并渗透到了今天生活的文化中。以大家熟悉的纽约市为例,这座最现代化的城市融满了印第安文明的痕迹。这里博物馆林立,几乎每座博物馆都有印第安文化专馆,而且这里拥有着几乎世界上最大的印第安文化储藏专库和各类展览。著名的纽约自然史博物馆门前雕塑,就是印第安人和欧洲占领者后裔的共同雕像;纽约城市的市徽和市政府官防印,也是印第安人和欧洲人共同执掌着曼哈顿的图腾标志——虽然现在纽约市民中印第安人口比例所占极少,但这种立法至少表现出了其追根求源的一种努力。尽管上面列举的这些标志,并不代表当年和今天的美国行政当局对印第安民族的真正尊重,但若没有它们的标示和提醒,印第安文化的根则更容易被置之脑后。

  此外,从名称上看,今日北美很多地名,作为一种备忘录和“活化石”,仍然承袭的是印第安语。曼哈顿、马萨诸塞、康涅狄格、迈阿密、阿肯色、南北达科他、夏威夷、尼亚加拉瀑布;而加拿大的国名本身,就来源于圣劳伦斯河易洛魁部族语rence Iroquoian,单词kanata),它很多著名地名比如渥太华、多伦多、魁北克、安大略省、曼尼托巴省、基韦廷地区、努纳武特地区、育空河等皆源于印第安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名正则言顺”,名字是一个身份认可的终极归宿。虽然名字、称呼之类看起来是小事,但这里面却保存有对这片土地的主人、原始来源与归属的铭记。

  除了名称,整理并储存和保护印第安文化遗产、工艺传承和地方性知识的工作也在努力进行。此外,这里还总结并研究世界各地移民带来的不同文化传统,并一一予以立法保护;每年行政立法固定有大量技术和资金投入进行相关的保存、典藏和教育项目,用以确保这些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切实贯彻和永续。

  除了注意保存和传承,将物质文明物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并达到教育目的,也是美国文化行政当局比较关注的问题。

  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北美文化机构和相关部门做得比较充实。这里几乎拥有着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展览系统,再加上各层级之公私立高校自己的博物馆及画廊、陈列室、观摩场馆等,北美无疑具有全球最集中的文化遗产存储。

  这里的博物和典藏系统质优量大,这是它的强项,但它也不是没有弱点。美国和加拿大国家历史相对较短,在人类遗产及文史典藏上,它们于欧亚古典文物收集不足,但对美洲原住民和多元文化藏储和研究却堪称完备。

  由于欧洲殖民者摧残过原住民文化,其后也进行过这方面大量的文化批判和反思,并对美洲文化遗产进行了重新审视和阐释,后来又更专注于对行将灭亡的部落文化等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和保存,这种保存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和教训。

  比如说,为了保存北美印第安原住民的文化“活化石”,很多早期探险者和文物搜求保存者对那里的文化史迹和文物曾经进行过掠夺性的收集和欺骗性攫取。早期有的文化遗产和遗物收集者和文化考古学者采用强行盗取、买卖甚至走私、偷窃美洲印第安和其他部族的文物获利,或用不法手段将其流向博物馆系统。有关学者指出,有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其他部门竟以保护即将灭亡文化遗产的名义来强取豪夺获取文物,并将它们运离其部落和社区进行展览。

  这些文物包括王冠权杖、钟鼎彝器、珠宝首饰、古物图腾、宗教器皿甚至日常用具和乡土艺术品乃至劳动工具等。更有甚者,甚至将美洲原住民的整座宫殿、金字塔、墓葬群及部落生活群体建筑等都搬到了博物馆和展览厅。这对原住民的生活和生态有着极大破坏性,也对他们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承有着致命的损伤。据不完全统计,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仅美洲印第安人的墓葬遗骸,美国各级博物馆和其他机构以及私人收藏团体等收存的,就达30万至250万具之多!

  不仅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攫取这些珍贵的美洲物质文化遗产,饱受诟病的还有这些文物被使用和展示的方式。美洲原住民和当代原始部族文物被运离它们原生地以后,除了少部分被学术机构留作研究和教育用途外,其中大部分都被送到了各类博物馆或展出机构或向公众陈设并展示。这种展览后来在印第安部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及反对的呼声。基于对这些反对观点的审视和对遗产保护工作的反思,在文化人类学者和考古学者以及广大正义有良知群体的呼吁下,美国政府终于迟至1990年立法并颁布了《美国原住民墓葬保护与归还法》,纠正了这种掠夺性攫取文物的恶行。

  除掠夺性霸占外,还因为这些“展品”很多是原住民的圣物、图腾、秘密崇拜和敬奉的物品,其中更有的是法器、墓葬神圣的祭品祭物。美洲印第安人认为,以猎奇或博物馆认可的形式,向公众展示这些他们的祖先圣物,是大不敬,而且这样展示会对他们自己、展览者和参观者都具有潜在的伤害性。同时,这样展出,也会消减这类神圣崇拜和图腾物的神力等。这些,都是美国的一些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及使用方面的不足之处和值得镜鉴的教训。

  当然,文化遗产保护分为有形的文化和无形的文化。有效和积极的策略不应仅是注意前者,而且还要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延续乃至于永续的研究,并注重培养那些通过表演而将它们实际展现和再现出来的人。

  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可见文化遗产中的有形物品受到博物馆、展览馆和其他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的保护。但对非实物性的文化遗产而言,真正有效的保护则来自对那些活的文化形态的抢救、推广、延续其使用和生命而让它们充满活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包括语言—方言、谣谚、神话传说和故事、民间音乐、戏剧舞蹈、典仪、传统工艺、民间建筑、原始社会习俗、民族性朴素的科学—常识、传统农耕方式、民间烹调、民族医药、手工艺品以及其他类型的文化表现形式等。

  美国是较早通过立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同样重要地位的国家。这意味着与旧日重物质—形式而轻精神—抽象的机械模式根本脱离,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体系开启了与昔日文物保护同样重要的绿色通道。其后,美国又开始设立国家艺术基金会(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并于1965年起用国家艺术基金为民族艺术家和其他创作者提供基金,赞助并鼓励和促进民族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技艺传承和讲故事等文化表达方式。

  除此以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也体现在对民族语言保护方面的投入和重视。语言人类学家认为,语言是体现一个人和一个民族之个人及群体间的最本质的特征。语言是一个民族认知、分类、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最本质的工具,它无疑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语言携带着人们的认知和表达世界的方式,他们的思考和意识形态,同时也表述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因此,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活的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从这个意义上,保护一个民族的语言才是真正的对这一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保护。

  而从19世纪起,美国人类学家就开始对美洲印第安各民族语言进行系统调查和记录。尽管如此,现在仍然如众所周知,世界上的语言在每日每时以令人担忧的速度消亡。为此,美国在拯救民族语言方面比较早地开始进行干预,成立了濒危语言联盟(Endangered Language Alliance),力图保护北美地区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语言。其后,这个项目又得以扩大,加上了世界各地大规模向北美移民而带来的各类民族语言的保护研究内容。因为美洲文化移家的属性,美国被公认是世界上语种最多的地方之一。举例而言,“据基本估计,在纽约市的305平方英里之内使用着800种语言,使纽约成为世界上语言种类最集中和差异最多的地方之一”。

  然而,这些语言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在逐渐消失——新移民或从边远地区来大城市谋生的部落原住民,为了以最快速度融入美国大都市生活,往往在勉力摒弃自己的民族语言,拼命学英语。这样做的结果是其第二代渐渐只能勉强听懂母语且只会说英语,到了第三代干脆连听都听不懂自己的母语了。

  阿拉斯加州府《安克雷奇日报》的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个濒临灭亡的阿拉斯加本地语言埃亚克语(Eyak)奇迹般传承复活的故事。在当地,自2008年最后一位说埃亚克语的老妇人去世后,这门语言就在此地灭绝了。这种语言是因纽特语(Inuit)和印第安语结合产生的一个小语种,虽然传承已久,但使用者至20世纪原住民中不过百人,后来快速凋零了。幸运的是,此前有位法国语言爱好者,曾经跟阿拉斯加埃亚克语使用者学习过这门罕见语言。现在这门语言在本土绝迹了,当地辗转请来这位法国人到阿拉斯加,重新教授当地原住民这门他们祖先使用的语言。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故事,也是一个侥幸的故事。可惜,并不是每一种世界上如飞般消逝的语言都有这种幸运。

  作为人类历史积淀和验证的文物或精神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被我们器重,是因为它们能告诉我们,我们的根和被塑造的模式过程是怎样的,我们生而为人曾经是什么样以及应该是什么样。我们发自内心保存一种文化物品或富有符号—纪念性意味的遗产,往往不只是因为它好看、值钱或只是因为个人的喜好,而是因为它跟我们的生命、文化有着某种内在的纪念、联结和意蕴。同样,为自己民族保存或维持某种东西、某种富有生命和文化意味的纪念品则是一种扩而大之的文化行为。在这方面,不管是对待有形遗产或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属于同理。

  美国是个多元文化组成的国家,因之,对不同文明来源的尊重和对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指导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它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讨也相对发达。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美国是个文化大熔炉理论之外,其后这方面影响较大的理论还有美国文化是个“沙拉钵”的见解。这种理论认为,美国其实并非熔炉,虽然各种文化汇集在这儿,但是它们却并没有被融化为一体,而是各美其美,保持其原始状态,最后经过调料的整合而变成了另一个完整的新品。

  近年来迭出翻新的理论则更进一步,它认为美国文化的特色既不是熔炉也不是沙拉钵,而是一个由不同经纬线索编织而成的“织锦”。这些最后被编织成挂毯的锦线来源不同、材质不一而且颜色各异。作为一个个体,它们各自在一个整体单位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本性特征,但是如果通过一种有机的组合和完整的设计,这些单独的个体一定也可以通过完美互动而有机地重新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美丽斑斓的织锦挂毯。

  这是一个美好而充满创意的文化比喻。挂毯中的每一根线都在为织锦贡献力量,但是其中任何一根单独的线都不可能造成这片织锦。织锦是一种文化的合力,它最后水融共同合成大业。这幅文化织锦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和则多赢,散则皆败。这既是今日美国文化的现实,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发展的前景。希望这个有益的象征可以启迪并鼓舞全球各国在开发、保存文化遗产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取得更大的成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文化人类学的本质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