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魅力  美食

深度游广东_剪纸

深度游广东_剪纸

  羊城晚报记者 付怡 实习生 沈泳楠“在德国,我们也会在圣诞节做剪纸,模拟雪花贴在窗户上。”来自德国的学生马文照着纸上的轮廓,聚精会神地剪出了小狗的形状,“听说今年是中国农历狗年,我选择了剪一只小狗。和德国的剪纸相比,中国的图案更加复杂,也更多样。”

  马文参与的是2018广东国际青少年交流周中的剪纸活动。7月26日至8月1日,由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广州、深圳、佛山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共同协办的“2018广东国际青少年交流周”在广东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捷克、日本等6国的友好省州的43名中学学生和10名教师,与中方中学生一起开展互动交流,并深度体验广东的科技、历史与文化。

  7月26日,国际青少年交流周活动开幕式在白天鹅宾馆沙面厅举行,随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43名外国学生进入宴会厅,43名来自省实天河的同学难掩激动和喜悦。

  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小伙伴,省实天河的邱同学演唱了改编的《Welcome To Guangzhou》,生涩而热情的演唱博得现场师生一阵欢笑。他还用流利的英文向外国学生介绍了广州特色建筑“骑楼”、特色美食“糯米鸡”和“双皮奶”,被邀请品尝双皮奶的外国学生则赞不绝口:“很好吃,有一种布丁的口感。”

  为了让中外双方同学尽快熟络起来,省友协组织了配对搭档的游戏。同学们手持印着中国文物的拼图寻找自己的队友,两张拼图能凑成一幅照片即为一队。现场一阵欢腾,双方学生都火速找寻自己的队友,用拍立得合影记录下找到队友的瞬间。

  不少外国学生表示自己第一次来中国,参观过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登上广州塔后,对广州的第一印象是“big city(大城市)”“amazing(棒呆了)”。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外国学生代表在发言说,虽然是第一次来中国,但一来就喜欢上了这里,以后一定还会来中国,“我希望在交流周能结交到好朋友,回国后继续保持友谊。”

  省实天河的欧同学告诉记者,自己一听说交流周的活动就立刻填表参与,“这个活动全程都是深度交流,希望在这里可以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和提高自己英语口语能力,也想多认识几个朋友”。对接下来活动周的安排,欧同学表示很期待,“特别是编程竞赛和去佛山拉坯制作,都是我最期待的环节!”

  而欧同学十分期待的拉坯制作,却让不少同学觉得“难并快乐着”。29日,同学们来到位于“南国陶都”佛山石湾镇的南风古灶,这里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龙窑。

  面对轮车上久不成形的泥料,来自澳大利亚的一名男生坦言自己已经失败多次,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专业师傅。“这个活比我想象中的要难很多,不过学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更多练习”。

  而来自捷克的芭芭拉和伊利斯卡却似乎更加得心应手,她们两人合作,很快就将轮车上的泥料塑造成了一个光滑的碗的形状。“我第一次来到亚洲,也第一次体验陶艺拉坯。”芭芭拉说,以前只在商场里看到成形的陶瓷,现在可以亲身参与制作,感觉很奇妙。

  拉坯体验结束后,学生们又开始学剪纸。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饶宝莲向大家介绍了广东剪纸的历史,并展示了广东佛山独有的剪纸艺术品种——铜凿剪纸。在剪纸体验中,来自日本的黑田碧衣剪了一个“福”字,她说要把自己的剪纸送给自己的父母,将这份美好的祝愿带回去。“这个真的很难,但是也很有趣。”

  饶宝莲介绍,铜凿剪纸始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铜凿剪纸使用的材料不是纸,而是佛山特质的铜箔,就是用青铜锻打成的比纸还薄的铜片。如今,饶宝莲使用的是新金铜凿剪纸技艺,运用矿物质彩料,采用立体浮雕手法,在现代铜箔上用纯金进行制作。

  “希望通过面向中外青少年的文化交流,更好地让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饶宝莲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窗口,希望能有更多机会“走出去”,并且培养更多下一代剪纸新人。

  在6天时间里,各国青少年参观了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前往科学城参观我省先进高新技术企业;参加由微信、比亚迪、华大讯飞、佳都新太等广东省知名自主创新企业代表主讲的科技讲座,并体验编程、机器人和3D课程;探寻岭南广府文化起源,体验陶艺拉坯,剪纸舞狮;拍摄屋脊上的历史,了解叶问、李小龙的故事;参加户外拓展活动,登西樵山,认识岭南植被,了解西樵文化。

  7月31日,“2018广东国际青少年交流周”举行了闭幕式暨联欢会,中外学生同台演出,展示民族特色,共唱友谊之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用英语介绍广州美食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