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广州生活  男女

专家约稿占90%以上?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何发不了C刊了

这是教师打怪指南的第66篇

在6 月2 日《 光明日报》 第11 版上,《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主编李某某教授发表了一篇小文章, 介绍该学报如何不断创新办刊理念, 不仅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还荣获各种名刊称号, 成功跻身CSSCI ,且在2016-2018 年的“影响因子连续三年位列全国高校综合类学报首位”。

在该文章中,主编坦然认为,该学报之所以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除了“问题综合”和“全球视野”,首要的是从“被动等稿”转变为“主动约稿”,甚至达到了“专家约稿量占年度发稿总数的 90%以上”。

看到这一点,作为资深青椒的我才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了自己为何发不了C 刊。 而发不了C 刊就不能成为专家,不是专家就不能被约稿,这一怪圈无穷循环,直到青椒熬成了黑椒( 没有配搭牛排), 最后报废退休。

01

办刊经验:专家约稿论文占90%以上

如果不是主编亲口说出来,你都不敢相信;如果不是《光明日报》“理论·国家社科基金”专版来刊发,你也不敢相信,原来该刊能把学术界卷成这个样子,还能作为成功经验拿出来宣传。

在这里,我们全文引用其成功经验比较合适。

“不约稿,没有出路,一约稿,难度不小。向名师大家约稿对于很多西部地区期刊来讲的确是件大难事。约稿更多时候意味着杳无音信、焦急等待、一挫再挫、无所适从……但约稿就要不畏失败、越挫越勇;就要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学报》正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碰壁’和不断煎熬的过程中顽强挺过来的。优质稿源永远是稀缺资源。约稿不约仓促的,只约有准备的;不约不合适的,只约对路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目前,《学报》的内外稿发稿比例基本保持在 1∶ 9,专家约稿量占年度发稿总数的 90%以上。”

以约稿来作为稿件的主要来源,这个办刊思路就很奇特;还多向“名师大家约稿”,这个思路就更清奇了;最后“专家约稿量占年度发稿总数的 90%以上”,这几乎就让人发指了。

虽然该刊身处西部地区,但也没必要这么放低身段,以至于几乎堵死了投稿论文的发表途径,还为“名师大家”们做了这么多早已经不必穿的嫁衣裳。

而如果该刊的打怪升级经验得到更多期刊的学习效仿,当然不排除早已经有众多效仿者,那么可想而知,青年学者学生的发表之路将更加坎坷,失去了在这些期刊上哪怕发表一篇论文的90% 的机会。

02

向大佬约稿为何有“奇效”?

每个大学科、小学科和小的研究领域都站着几位、十几位已经拼杀出来的“名师大家”和“专家”,即所谓的学界大佬。

按照该刊的约稿经验,什么话题热,就约什么稿子;哪个大佬的名声大,就约哪个大佬的稿子;快约、快写、快编和快发,之后才能够被快引用,占领学术热点,形成热点话题全覆盖。

对此,主编很清楚,约和发大佬的论文不是目的,而目的是,所发的论文将被高频率引用,以提高该刊的影响因子,进而提高该刊的各种排名,最终成功跻身 C刊和保持在 C刊之内。

与此同时,大佬也很清楚,期刊来约稿,是找自己给期刊抬轿子,论文的质量不是不重要,但自己的名头和在学科内的话语权才是更重要的,如果失去了后二者,该刊也根本不会看上自己,更别提约自己的稿子了。

03

大佬被频繁约稿,也很烦

虽然不是大佬,但也可以想象,大佬被约稿时也很为难。

如果不给个稿子吧,有点太不给面子,这么重要的西部期刊来约稿,你拿这么大的架子,直接拒了,给谁看呢?

还有, 如果这次拒了,以后怎么打交道呢?如果自己的博士生毕业正好差一篇C 刊,是不是可以导师一作,学生二作,也算实现三赢呢?

大佬收到的约稿太多,如果每个都给写一篇,自己写不过来,也不能保证质量。但主编并不担心,因为质量从来不是问题,大佬的招牌本身就是质量,只要论文没有抄袭,一篇读书心得也是好论文。

此外,大佬一般也不得罪期刊主编,毕竟谁也没法达到发表自由,备一时之需总是好的。

04

大佬的论文为何被争相引用?

期刊主编为何自信满满,“名师大家”的论文会被学界争相引用,以至于可以大幅提高该刊的引用率和影响因子呢?

这其中当然有极其复杂的学术生态上的原因。

其一,有的专家真的学术水平很高,还一直保持着研究势头,能够引领该学科、该领域的学术发展,其论文被引用是自然的和必然的。

其二,文献综述的学术需要。

期刊快约快发“名师大家”的论文,占领了热点和新鲜话题,那么后续研究就肯定无法绕过去或视若不见。

如果你不引用,那么至少会被说成,某某大佬发表了某某论文,你写类似主题怎么都没有看到,文献综述的功夫不到家啊?既然看到了,怎么不引用?即使不引用,也要放进参考文献,代表你紧跟了学术动态吧?!

其三,青年学者学生的世俗需要。

“名师大家”和大佬肯定是学术界各类评审的专家。这些评审包括论文发表、专著论文评奖、课题申请、硕博士论文外审、职称评审、人才项目评审等。

只要被评审者附有论文,则评审专家肯定会看看,其中是否引用了自己的相关研究;而如果没有,那么第一观感就会不太美妙。“你怎么不引用我的论文,是像翟天临一样,不知道知网是什么东西,还是读了之后觉得不重要?”(论文查重年年加码,翟天临年年被骂,这事真的有点冤 )

很多时候,这些评审决定着青年学者学生初入学术界的生死存亡。而为了尽量避免这类夹带着正常私心的评审,那么各种需要外审的论文就会尽量引用或提及大佬们的论文,否则很容易被打低分甚至不通过,因为显然没有紧跟学术动态嘛。

有车的时候不上,以后就没有车了!

05

对不发论文的教授肃然起敬

西方学术界有个调侃终身教授的说法,“一年不发论文,自己知道;两年不发论文,同事知道;三年不发论文,学生都知道了。”

这真是让说者羞愧,听者流泪,好像有了终身教职的保障,许多教授就不再追求学术进步了。

我之前很不理解那些上了教授就不怎么发论文的学者,好像职称解决之后,生活里就只有读读书,带带学生,之后喝茶遛狗看戏。

现在看到了专家约稿占90% 以上,我顿时对他们肃然起敬。自己解决了职称之后,就转向教学和读书,主动把期刊版面让给别人,尤其是不跟年轻人争发表和比发表,这才是真正的做好事不留名,才是真正的甘为人梯。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夫子诚不我欺。这类不发论文的教授才是真正的学而为己。

最后,提两点建议,期刊主编们,为了自己的尊严,少去约稿,否则被拒绝了,彼此面子上过不去;给你写了,甭管质量如何,你也不得不发,总不能约稿之后再拒稿吧!

而“名师大家”和专家们,为了身心健康和后继有人,少接受点约稿,给年轻人多留点期刊版面,难道没有看到,他们早已经内卷成球了吗?!(图片来自网络)

全文2600字,感谢读完,喜欢请给个三连。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一起打怪!

后菜鸟的灿烂时代 http://www.xinzhiliao.com/sj/qiuji/25039.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