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文化  教育

如何让教育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第一生产力

  近年来,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教育 综合的纵深推进,基础教育进入了深水区,发展进入了关键期,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大,可概括为“三高、三弱、三更”。“三高”主要表现为教师呼声高,家长要求高,社会期待高;“三弱”,指农村教育弱、治理结构弱、内涵发展 弱;“三更”,指变化更迅速,任务更艰巨,更复杂。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认为,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尤为重要。多年的基 础教育和实践已充分证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界上具有一定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得益 于我们拥有比较完善的教研体系和完备的教研制度。教育科研院所(室)在普遍提高教育质量、教师 专业水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特色和“秘密武器”。

  目前,教育科研的质量已经成为现代基础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科研和教育现代化是今后 推动基础教育与发展的“两翼”。“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等耳熟能详的词早已为 我们所熟知。然而,近年来,我们的教育科研出现了一些功利现象——“为了教研而教研”,有的是为 了评职称而教研,有的是为了获得利益、励而教研,这严重影响了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形象。新的常态对教育科研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让教育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育质量的第一生产力?

  在国家教育与发展的大背景下, 针对基础教育与发展的新要求,我 认为,基础教育在义务教育高度普及、 高中毛入学率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将面 临促进公平、内涵发展、多样化发展的 形势。这种形势将倒逼我们的工作必须 实施五大转型:

  第一,在教育价值追求上, 从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转向更加追求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以学生发展为本, 关注学生的发展;

  第二,在教育质量评价上,要从过度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 向全面多样的综合评价;

  第三,在学生 培养模式上,要从标准化、同质化教育, 转向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培养;

  第四, 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要从强调掌握学科 知识和教学技能,转向注重专业素养和 教育境界;

  第五,在教育资源方式上, 要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转向更加强调 思想和专业的引领。面对新形势,我们应立足新的起点,再创基础教育科学发 展的新优势,必须以抓住“历史机遇”,以智慧破解“现实问题”,在适 应转型、自觉转型、主动转型的道上, 尽职尽责,追求“不一样的精彩”。

  教科研院所的职责,一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做好服务,二是为基层学校教育 教学、质量提升做好服务。教科研工 作者,要围绕自身职责进一步理顺教育科 研体制,密切与师训、电教、装备等方面 的合作,加速教科研决策的科学化和 化,建立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保障 和激励机制,创设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依法教研、精细治学是规则。没有 规矩不成方圆。如何依法教研?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即以良好的意识指导 教研。教研队伍应审时度势,率先依法 履职。

  一是创新意识。我们要加强 教育科学发展趋势的研究,探索教育特 别是基础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新规律,在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超越和突破。

  二是特色意识。特色是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抓住当前基础教 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主动探索和研究,努力形成 区域性的研究特色。

  三是精品意识。我们要敢于追求质量、追求精品、追求效果, 把各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做实、做细,做出特色。

  第一,要立足于整体提升区域教育 教学质量的角度对教研工作进行顶层设 计、统筹规划,研究设立区域课程 重大研究项目,建立课程重点、难 点和热点问题的追踪研究机制,不断增 强教研工作的大局意识和质量意识。

  第二,要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教师培 训机构、电教及中小学校等部门建立协 同创新、联合攻关的工作机制,不断增 强教研工作的包容性和性。第三, 要基于需求驱动和问题导向开展教 研工作,建立教研人员与一线教师围绕 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开展活动机制,建立 校本教研、联片教研、区域教研等多种 教研方式优势互补机制,不断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要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 会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 程。

  二要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整体统筹各 学段各学科各环节,促进育人目标、课程 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机衔接。

  三要研究指 导学校和教师充分挖掘各门学科综合育人 的价值,发挥各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

  四要探索学校与家庭、社会全方位育人的研 究,并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紧密结合,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实践 能力。

  一要指导学校认真落 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开展课程规划、 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实践研究,制订合理、科学、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还要注重对学校课程制度体系建设的指导。

  二要研究指导学校进行课程深度整合。 一方面,要研究指导学校开展各门课程 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纵向整合,促进依次递进、有序过渡;另一方面,要研究学校开展各门课程间的横向整合, 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之 间以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缺乏联系、相互疏离的不足。

  一要指导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将其全 面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二要指导教师切实转变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不同学段、不同学科 的学习心理与学习特点研究,指导教师运用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学习方式。

  三要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 下课堂教学面临的新挑战,加强信息技 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指导教师利 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要对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考试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新挑战进行研究, 提出有效策略,积极指导高中学校调整 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探索分层教学、走 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 。

  一是结合实际,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和组织实施过程的研究,不断 完善综合评价体系,指导中小学校全面 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

  二是开展基于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初、高中学业水 平考试命题阅卷研究和题库建设研究, 不断增强命题阅卷及题库建设的科学性与专业性。

  三是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 高考结果的研究与分析,积极发挥考试 结果对教学的反馈与指导作用。

  四是积 极研究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 法、实施程序和结果使用办法,指导学 校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五是加 强教学评价标准、策略、方式和方法的 研究,引导学校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逐步建立基于事实和数据分析的教学诊断、反馈和指导系统。

  六是通过评价, 就如何提高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水平, 提出具有价值的新思。

  当前,在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着优质课程资源分布不均、整体缺乏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研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在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领域的研究优势,整合一线优秀教师的力 量,基于教与学的需要,开发优势课程教学资源。教研部门要特别重视利用信 息化途径、方法和手段,建设优质课程 资源网络平台,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扩大优质课程资源覆盖面,发挥优质课程 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借鉴和吸收兄弟省市、县区业已 取得的行之有效的优秀教科研,逐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教育 差距,推动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选摘自《未来教育家》2016年第12期)

  《未来教育家》: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2012年教师节创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这是国内第一份中央级教育家类期刊,更是国家教育部新闻宣传的一份新生力量。2012年,荣获“中国好教育影响力”,2014年荣获“全国教育好新闻二等”。

  二、从邮局直接汇款。地址: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B座1633室《未来教育家》编辑部,邮编100082

  三、通过网上银行汇款。开户名:中国教育学会;账号:0200 0033 0908 8103579;开户行地址:中国工商银行长安支行;行号:33;网银汇款请备注“未来教育家”字样(每月6日出版,全铜全彩,单价14元,全年168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