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文化  教育

解读:新高考将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

  《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布,这标志着上海作为我国高考综合试点省市,全面启动新一轮招考制度。如何看待这次高招?本报即日起将采访一批教育界人士,从内涵公平、基础教育、科学选才、分类考试、渐进这5个角度,全方位解读这一方案。

  高招,牵一发而动。的目标取向是科学性、公平性,确保以科学的制度来保障和公平。

  按照此前国务院相关《实施意见》,这项“深改”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在社会上,高考被认为是“中国第一考”,权威性和公平性广受认可。那么,新高考将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

  教育考试,公平是第一位的,国家始终强调不同地域、不同区域学生拥有相同的入学机会。平心而论,现行高考制度“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对公平起到了极大作用,却也亟需完善。

  其中如“一考定终身”是意见最为集中的。在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行家看来,“一考定终身”的本质,还不仅仅是“一生考一次”,而是由“一个分数”决定录取与否,用“一个总分”代替对一个人的评价。

  在招生制度安排上,尽管每个学生都有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表现,但最后都被归结为一个高考总分。“千军万马”都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严格地“录高不录低”。所有考生加入在线投档进程,揿下一个按钮就自动对号入座,被分配到不同院校。

  一分为二地看,按总分高低投档增加了公平性,目前这种投档入校的方式几乎已发挥到极致,再往下走可能是投档到系别专业层面。而它带来的另一个效应是,按投档分数线把高校分成了“三六九等”,似乎高校也是以“考分”论高下的。而且,一旦投档到系别专业层面,学校在招生上少了自主权,不利于“考试和招生相分离”的高考目标实现。

  “认分不认人”,差一分、哪怕差半分也不行,是公平。但从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要求讲,仅仅基于分数的绝对公平还不够。因为,人是具有完整内涵的人,分数不可能是教育结果的唯一表现,评价一个人应当是多种要素共同发挥作用。“见分也要见人”这是教育规律使然。

  因此,沪版新高考的一大任务就是:在率先实现基础教育均衡的基础上,从唯分数论的形式公平,综合评价的内涵公平。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教授直言,综合评价从无到有,就是一大进步。新高考改的是唯分数论,必须树立老百姓在更高层面上对高考公平的信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